在腊月廿四的那晚,微信群里同学们的讨论达到了高潮。他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时间,显得那么迫切,这也让人感受到了大家对这次聚会的期待。尽管我现在上学时间有限,但我依然能与从小学到初中的几个老朋友保持联系。这几位同学一直是我的知己,我们虽然平时各忙各的,但每当年底,我总能见到他们一次,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记得我们初中毕业后,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年正月初七要回母校给班主任袁老师拜年。那时,那个日子成了我们重逢的一天。但命运总是捉弄人,九年的光阴似箭,在2000年的冬季,我们失去了那个亲切的人。在他的去世后,我们决定将每年的聚会地点固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他们都是我们的同班同学,也是我媒人的笑话。

十多年的岁月里,每年的正月初七前,我们都在学智和永玲家相聚。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那次。我惊喜地发现有几个久违的面孔出现了,其中一个就是小凤,她自从我毕业以来就再也没露面过。20多年未见面的老友重逢,自然令人心情愉悦,而远道而来的艳萍更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她曾是我小学和初中的伙伴,现在却因为工作机会漂泊至新疆。

艳萍向来渴望回到家乡工作,但因调动困难,她只能留在新疆。然而,她最近购买了郴州房产,计划退休后定居,那时候我们可以常常相聚。她的话语提醒我们,不管生活如何变化,一份真挚的情谊始终如一。

秀华、巧丽等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这个团圆之际。我注意到,与过去相比,现在更多的是女同学参加这些活动。而这些女人们,无论是在游戏还是聊天中,都展现出了她们独特的一面,这场大戏充满了热闹与欢声笑语。

今年的大团圆更是如此,因为大家似乎放弃了一些传统活动,如打牌,而转而围绕着家庭琐事、近况变迁进行交流。即便这种交流看似简单,却洋溢着温馨,让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只希望能够像现在这样,即使身处不同的世界,有缘再次相遇,再续旧好。如果能够做到的结局,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