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这里是我的童年,我外婆家的那片土地。记忆中,那是一个由红砖瓦房和黄泥土土草房构成的小村落,每一间房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我还记得那个夏天,我们家院子里的枣树下,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新摘的青枣。那时的生活简单而纯真,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只有自然的声音——麦草与稻草散发出的清新幽香,还有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
每当雨后,泥泞不堪的土路上,人们穿着胶鞋出门,看似不便,但却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靠打理菜园、种植庄稼和养些家禽畜类来维持生计。
我的童年充满了忙碌和欢乐。我会端着兔子的食物盆去水塘边洗刷,还会蹦蹦跳跳地去野外割草喂羊。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回想起来,却充满了幸福与自由。
晚上,当落日余晖洒在水塘上,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游弋于水面,而一群洁白如雪的大白鹅伸长脖颈高傲地呼唤,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幕。我总是在这样的画面中寻找归属感,在这里,我可以卸下防备,可以找到安全感。
然而,也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那个时代,不分男女共用的茅厕,让人们感到尴尬。而一些大人们通过唆使孩子来对待我们,这让我明白了一些关于嫉妒、恨意和力量关系的问题。
但即使这样,我仍然珍惜那个时代,因为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地方。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小村庄,我就能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它连接着我过去与未来的每一个瞬间,是我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