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性女性化是什么原因?

学校教育的过度“女性化”

现在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教师,这使得学校对学生性格的导向也呈女性化。无论是评选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以女孩的性格为标准,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和举止规范等。这一切都带有明显的阴柔特征,与男子阳刚形象相去甚远。

父教普遍缺失

家庭“严母慈父”的现象导致父亲不再作为示范权威存在,“养不教,父之过”的观念让父亲承担起更少教育孩子责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排名最低,即排在网友之后。

社会风气

现代社会男女之间差异减小,使得审美标准模糊。历史上男女分工很明确,但现在这种互补性不再强烈,因此审美标准变得模糊,这就是男子“中性化”根源所在。在过去,男女分工明确,一方所缺失的是对另一方的审美标准,比如男性缺柔弱但却成为美女的一个标准,而女性所缺的是刚硬。

流行文化

选秀文化盛行,以至于出现了“超女”、“好男儿”,造成了性别混乱。当父母看到这些榜样,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影响而变成另一种类型的人。在极端女权主义泛滥时,不仅忽视了男性的问题,还扭曲了阳刚之气。

环境激素

环境中的化学品干扰内分泌系统,有些化学物质甚至含有雌激素成分。如果人摄入这些食品或环境污染产品,也许就会影响到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便利,人们活动机会减少,同时机器替代体力劳动,让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而脂肪组织可以将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使得现代人体内雄激素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

应试教育

中国应试教育体系对于男孩来说是一种劣势,因为它似乎设计给予优势给予那些更适应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聪慧女子”。因此,我们这个制度造就了一种阴盛阳衰社会。

二、男人心态成熟表现又有哪些?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环境,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要形成完整的心态,他需要受到更多 masculinity 的培养和引导。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是谁,以及他应该如何面向世界。不过,如果他的生活完全被沉浸在一种温暖而安全的情绪氛围里,那么他的潜能可能永远不会得到释放。他需要经历一些挑战,让自己的肌肉力量得到锻炼,让自己的勇敢精神得到考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回到古老时代那种粗暴蛮横或者说霸道总裁式样的 masculinity,而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找到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