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员到总监:三次深度思考的励志故事

文/小川叔

这篇文章讲的是深度思考的事,可能很多人会说,你不遭遇事儿,你能深度思考么?的确,如果你的人生不遭遇关于选择、取舍、放弃等关键的大事,你未必有机会做自我拷问。但并不是说这个深度思考平时不能做。

如果当你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记录下来,之后找个周末的早晨,心情平静且放松的时候。取张白纸,做一个自我发问。

我以前常常这样做。我会在纸上写下问题,比如:我为什么那么爱生气?

写下这行之后,我会自我反问,你觉得会在什么方面上生气?

然后自我回答,比如在与爱人相处方面,在狗不听话的时候。

之后再尝试回答,这是否是源于你内心里希望对方要按照你所想的去做,这种控制欲会让你有一个设想,一旦对方没有做到,你就会表现的失望和愤怒。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很多时候却容易将自己的标准去延伸到其他人身上,甚至包括宠物。

这最容易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你要求对方以为是为了对方好,其实更多是希望自己舒服一些,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他做到了你要求的一切,你就会满足么?不会,你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会限制他的自我发展,而且即便他做的再完美,他也成为不了你。

那我要如何调整?

尝试放下要求,用欣赏的角度去发掘对方的优点,从对方擅长的出发。尝试示弱,用拜托和请求的语气去让对方做你期望的事,并及时给予奖励。削弱自己的完美主义,分清楚成长和自我苛求的区别。成长是伴随痛苦的,但不会只有痛苦。你们成就来自于过程,而不是限定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的一次小小的心灵历练,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迪!

坦白地说,我并非特别喜欢动脑筋的人,又不是哲学家或思想者;平日里所有脑细胞应付工作都不够用,还哪里还有力气去深入思考其他呢?关于深度思考定义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我个人粗浅认为,是能自我提问。在逻辑性中寻找答案,并产生现实指导意义的事情,就是是我认为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往往是在面临大事儿的时候才开始摊开这些事情进行考虑分析讨论,以此来帮助自己制定出更好的决策或者找到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为之奋斗,我们都能够克服一切障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目标,即使是在职业道路上的转折点,也一样可以迎接新机遇,不断前进,就像一名成功者一般而言,他们始终坚信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能够超越任何困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坚持下去,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迟早有一天都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