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信息:以后,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缺席。这是初中同学35周年聚会尾声时的感慨。正月初三,四面八方的同学信守着约定,走到了一起。女生仿佛驻颜有术,变化微乎其微,每个人都像一幅画,但美而不娇,有一种简洁明快的清丽;男生心宽体健,仿佛一座山,是最坚实的依靠,生就了一副稳妥踏实的情怀。
同学之间本就心无芥蒂,这一刻,不必端着,不必装着,不必显摆,也不用寒碜自己。彼此可以任意地调笑年少时的轻狂,可以大胆地抱怨多年的疏离。陌生吗?有点,但不要紧,点一支烟,话题自然开了。从没见过两个鬓如白雪的大男人唠叨个没完,手拉着手却那么自然;女同学搂抱着还要转几圈,也有含蓄的一直望着经年不见的女伴说,嗨,你比以前漂亮多了!听的人心花怒放,但不忘回赠一句:你皮肤保养得真好!
期待常联络,号码留一下,加个微信,让交流充满温度。不管是王同学特意从马来西亚飞来的那份关切,或是物理老师撇下至亲赶来的风趣洒脱,都让人感动。我也想起那些身体稍有不适但仍然赶来的老朋友,以及那些远方追寻旧梦、刷朋友圈识别面孔的人们,他们的心情和我的一样,都在这段时间里找到归属。
同窗之情,如水流淌,无言而深。我记得当年彼此间可能有一丝喜欢,现在相遇,只是一种遥远眼神,一切都随风逝去。但这一天,我们共同创造出一个温暖与欢乐交织的小世界。在这个新的一年开始之前,我们圆了30多年的梦想,又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聚会散后,我心里明白,对于这样的团结和友谊,我没有资格做任何评价。“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用酒杯中的祝福来庆祝,用眼眸中的泪水来缅怀。一位朋友调侃,如果将来60岁、70岁甚至80岁的时候再次聚首,那该如何是好?另一个人认真地说,当时或许我们都老了,但“同学情”永不会褪色,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每一次相见中得到洗礼与更新。
虽然聚会虽短,却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日子里,我们的心灵被温暖所触及,被珍贵所铭记。那份来自往昔,与现在汇成的一场盛宴,在我心中永存,就像那座未曾动摇的手牵手,让未来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