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加班回家,看到单元门前有一辆车。我走近一看,那是一位大学老师,他坐在车里抽烟,音乐声中唱着别让我一个人醉。这个男人我印象深刻,他们夫妻郎才女貌,但妻子缺少书卷气。

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后会独自发呆,是为了放下灵魂的负累。而能让你迫不及待分享给TA听的原因又是什么?

曾经,我认识一对同事,他们是凤凰男和文化程度低的工人。他们婚姻没有共同语言,男方常借口加班很晚回家,有时还在单位空地上大喊痛苦。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慢慢懂得,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婚姻状态。

二十岁时,大多是荷尔蒙作用,而随着婚龄增加,更注重灵魂碰撞。若其中一颗一直前进,一颗原地不动,即使外表般配,在灵魂上也难觅相亲相爱,只感到无趣、寂寞。

灵魂契合,大多是在同一个楼层。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夫妻,看似懂得很少,却傻傻相守幸福一辈子。两个无心无肺的人,也会快乐生活,就像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恩爱至深,不懂经济,只关心晚餐、子孙和邻居故事。

两颗相配的灵魂,一生都会在相恋。在《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爱情故事展示了青梅竹马的情意永恒,即使艺术时代仍封建,他们自由恋爱亲上加亲。结婚年余,他们情愈密,无论何处遇到,都紧握双手凝视:“你去哪儿呀?”

芸娘病逝后,沈复变卖家产葬她,并未再娶。他常哭坐于墓冢前。这让我想起那些深夜买醉哭泣的女子、孤独高歌的男子,以及安慰下班不愿回家的同事。

其实,最可怕的是两个人的孤独。

所有感情走向最后,就是赤裸裸的心灵。

维系婚姻需要心靈共鸣,如果没有,则可能分道扬镳;如果有条件,则更易选择分离;但如果没有条件,则勉强维持寡淡之交,这样的婚姻最终更多成分只是世间作伴取暖而已。而幸福之婚,则既有柴米油盐,又有精神树木共同生长。

恩爱之夫妻,便是最高级别的心灵最为搭配者,与他人交流即如诗一般言语自然流畅,如同知音一般互补完美。他想,她愿;他说,她懂;他未说,她明白。一眼、一笑,便能心领神会。这类夫妻,是情人也是知己,是彼此生命中的彩虹。当遇到这样的人,你便知道那份珍贵不可言喻。你所说的“好的婚姻”,正是这两颗心的一生相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