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人物故事简介:贝多芬,自我激励的奇迹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诞生。4岁时,他就能弹奏羽管键琴,并于8岁时登台演出,获得“音乐神童”的美誉。在10岁时,他被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标志着他“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那年,他拜访了当时著名的莫扎特,并受到其热情接待。莫扎特听过贝多芬几首钢琴曲后,对他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并答应给他上课。但不久后,贝多芬母亲去世,此事让他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19岁期间,他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一位欣赏他的才华并收他为音乐仆役的人。他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既有细水潺潺之感,也有惊涛骇浪之势,让人仿佛听到鸟语鸡鸣和暴风骤雨。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被迫与一个伯爵结婚。这段失恋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力,使得《致爱丽丝》等作品问世。此外,他还面临着逐渐失聪的问题,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绝望中,贝多芬曾想放弃,但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自己。他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从此,即使身处困境,他仍然坚持创作。在32岁起至34年的两年间内,他完成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色作品,如《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但由于政治动荡而改编成纪念一位伟大人物的手笔。
1809年,当法军占领维也那时,趋炎附势者们纷纷向占领者献媚,而貝多芬却选择离开。尽管如此,在54岁那一年,他又一次挑战自我的极限,为我们留下了《欢乐颂》,这是一部充满希望、力量与欢愉的交响曲,它象征着人类精神上的无尽可能和胜利。
贝多芬最大的遗产不是他的耳朵所不能闻见的声音,而是那些深刻地触及灵魂的声音——这些声音超越时代,被世界人民所共享,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永恒歌唱。这正是由一个自励人的心灵所铸造出来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