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故事,一个亿万富翁的成长与我在他的工地上的奋斗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1987年2月,我,一名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在广州打工却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我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在那里,我认识了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一个年轻人,我们从此成了共患难的铁哥们。

那是上午11时,我们在南头关口徘徊时,那个与我年龄相仿的人突然拉着我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我们找到了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每人交了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我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而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兴奋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过了边防站,他俩这才开始了交谈。我得知,他叫潘石屹,比我大两岁,是从北京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我吃惊地说:“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啊?这不是瞎折腾吗?”他毫不在意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他俩越聊越投缘,也就以兄弟相称。

李勇和潘石屹来到布吉镇。白天,他们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一晚的招待所里。然而,他们走遍布吉镇,也没找到工作。一多星期后,他们把口袋翻了一遍,只剩下5元钱。这时候,如今还是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为了拥有300亿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而他们之间命运、生活道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

他们并非出身豪门,但他们有梦,有野心,有决心。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更加坚定追求梦想的心志。而最终,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亿万富翁。

所以,当看到这些成功人物的时候,让我们也要学习一下:不畏艰难,不怕困境,用坚持和努力换取成功。当别人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时,你是否也能像李勇一样,没有退缩,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记住,无论未来怎样,只要有一颗执著于理想、不断追求卓越的心,那么即使是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