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某个日子里,潘石屹如同一座巍峨的摩天大楼,一夜之间成为了亿万富翁,而我李勇则在他的建筑工地上默默耕耘,如同一粒微小的尘埃。回想起那段多年前的时光,我和潘石屹相识于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那是一个充满了梦想与不确定性的时代。

当时,我是一名打工汉,从四川来的一个普通人。在深圳,他是我的兄弟,我们一起挑过红砖,一起抬过预制板,共享着盒饭和矿泉水。那份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成为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然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人似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成了拥有300亿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而我仍然辗转各地打工。

他们的命运、人生道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答案吧!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1987年2月,我来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我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再次来到了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这一次,却意外地认识了一个叫潘石屹的人。这位来自甘肃天水人的年轻人,也正准备闯入这座风雨飘摇却又充满希望的大城市。

那一刻,我们就像两颗被风吹拂而相撞的小行星,只因命运使然,在这里相遇。在那个夏日午后,我们决定一起去找一个熟悉这里的人带路。我付出了50元人民币,他们却花费了相同金额,但结果截然不同——我得到的是一种无奈,而他们获得的是一种可能性。

过了边防站,他俩这才开始交谈。我得知,他们计划前往布吉镇寻找工作。而我,不禁好奇地说:“你为什么放弃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啊?这不是瞎折腾吗?”他毫不犹豫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

他们说完这些话,就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阳光洒进了我们的世界。但就在这一刻,也有人质疑:“你们这样做,是不是太冲动?”但他俩并没有听从那些声音,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并继续前行。

经过几周时间尝试,无果后,他们终于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然而,由于两人不懂粤语,普通话也带着浓厚方言色彩,使得推销变得更加困难。一次,他俩因为无法表达自己,被拒绝买电话机;另一次,因为写下字条,最终成功销售五部电话机。每一步都充满了挫折,每一次都需要用智慧去化解困境。

尽管面临重重阻碍,但他俩并未放弃,他们始终坚信,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一定能够抓住。在海口的一个月内,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他们只剩下6元钱。当最后一瓶矿泉水喝完之后,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又重新浮现出来——去海南省东英镇的一家砖厂寻求新的机会。

在那个山间的小砖厂里,用手沾满泥土、汗水与辛劳,每一次呼吸都是对未来最真诚的话语。那里的老板,对他们说:“你们穿得清清爽爽,一看就不是做砖的样子。”但潘石屹用行动证明自己:他改变形象,用泥土涂抹脸庞,用汗水洗净身心。他告诉老板:“只要来了砖厂,我们就不会比其他人差!”

最终,当两个人物化作泥土与火焰,在那个偏远的小村庄中筑造起属于自己的梦想时,那份共同的情感与努力,最终变成了彼此珍贵的人生财富。而对于那些追求梦想的人们来说,这篇简短的事迹,或许可以作为一种鼓励,也许可以成为灵感来源,它提醒我们,即便是在艰难险阻之中,如果坚持下去,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便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