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在社会的发展中,探索千亿万科成就背后的取舍之道,彰显中国伟大贡献的典范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过两难的选择,当我们选择了某条道路,就必须面对取舍。每一个商人的生命都在权力、财富、感情的取舍之中挣扎。

这段旅程可能会为我们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启示,比如我们熟知的万科和他的创始人王石。从倒腾玉米开始,一家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这背后是什么力量让它连续十余年稳健发展?在政策波动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什么因素使得万科不仅能够存活,还能够不断壮大?

王石对于取舍二字,用的是他与万科共同经历的事实。他认为,每一个机会都是多种成功潜能,而不是单一成功,那样更容易看到各种各样的成功。因此,他坚持超过25%利润不做,这是他与其他资本家的区别。

事实上,如果GE这样的成熟公司想要像新兴小公司那样蓬勃发展,它们需要进行战略性的放弃。在杰克·韦尔奇领导下的几年里,通用电气通过出售71项业务和生产线,以及完成118项交易,他们实现了“数一数二”的战略,也使得他们拥有了一些不会落伍于世十年的业务。

同样,在王石看来,万科稳健发展也得益于这种取舍。在那个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他决定停止那些超额利润项目,并且提出了超过25%利润不做。这让万科躲过了更多危机,并且早已开始了减法,让现在被房地产界广泛提及的人类减法成为现实。

人生中的三次放下,对王石而言,是坚持所必需的一部分。他记忆犹新的三次放下分别发生在1983年、1988年以及1993年,每一次都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和决断。

第一次是在33岁时,当兵后,他决定离开政府机关去深圳开始新的生活;第二次是在推动股份制改革后,他放弃自己的个人股份;第三次是在1993年的宏观调控之后,他决定专注于房地产行业,而不是其他可能带来大利润项目。

这些决策对于王石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即只有当你愿意放下一些东西,你才可以真正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