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李勇和潘石屹成了铁哥们。21年前,他们一起挑红砖、抬预制板,一起吃盒饭、一同喝矿泉水。然而,如今的李勇仍在各地打工,而潘石屹成为了拥有300亿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他们命运、人生道路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落差?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答案吧!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1987年2月,21岁的李勇来到广州打工,但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他决定去深圳试运气,却因为缺少边防证被拒于门外。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这个年轻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是从北京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的。
两人通过了边防,并开始了交谈。李勇得知潘石屹是甘肃天水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两人越聊越投缘,最终成为兄弟。
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但由于说粤语不通,他们业绩并不佳。一次推销时,因为对方无法理解普通话而要走,潘石屹却用纸笔写下解释,让对方购买5部电话机。
随后,他们果真打开了局面,每月收入涨到了500多元,潘石屉还因点子多被提拔为业务经理。但李勇还是不安心,不愿意跟着他一起离开。这导致两人分开,一直到1988年5月底才再次团聚,在海口共同闯荡。
尽管最初几周里他们找不到机会,但最终在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找到工作,那里的老板对他们说:“你们穿得清清爽爽,一看就不是做砖的样子,走吧!”但潘石屉挽起裤管,说:“我这样像做砖的样子了吧?”最终被收留并开始了一段艰苦但又充满希望的手动劳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