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喜欢摆弄电子管件、半导体,受父亲影响迷上无线电。初一的时候,他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这项发明,在当地传为佳话,都说丁家出了个“神童”。
1989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的丁磊,对成都的湿润天色十分不适应,但这没有影响到他的乐观性格。他常常到藏书楼翻阅外文科技书籍,尤其是计算机书籍,“他比别人早一步得到最新的世界科技动态,有关互联网的信息也是从那里得来的。”
大学期间,丁磊展示出了较强的能力,尤其是在计算机编程方面。在课题组工作的日子里,他已经显示出了较强的人才和创造力。
1993年,从被称为中国最好的电子产业高等学府走向社会后,22岁的丁磊带着对计算机编程特殊兴趣和特有的不服输脾气,被分配回宁波市电信局工作。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工作模式和评价人的尺度,所以在1995年辞职。
选择了广州,因为当时广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虽然举目无亲,但仍决定去闯。当时外企灵活而且奖罚分明,对于青年人来说,这些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但外企工作同样烦闷,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对他的创造性是一种压制。
1997年5月,丁磊创办网易公司,他拥有50%以上的股份,为真正老板。他坦言自己当时只有26岁,没有成熟的治理经验;资金也是题目,但经营INTERNET公司很少,他大胆勇敢设想用163这样的数字来注册一个域名。
两年的发展确立了网易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的地位,并将总部移居北京,为日后的登陆纳斯达克奠定更坚实基础。在网易上市前中华网和新浪网初登美国,而2000年6月,当网易登陆纳斯达克时网络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跌破发行价对于网站经营者意味着很大的压力。由于一般投契者都是在上市后才会参与,而以发行价买进的是战略投资者,以后的他们肯定会更紧密关注公司经营状况,从而给经营者带来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网络经济开始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变得日益沉重。
面临危急局面的年轻丁磊表现出与其春秋并不十分相当干练。最后经过努力,上诉成功,最终恢复股票交易市场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