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在社会发展中,打造千亿企业背后的取舍之道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有取舍。这个原则,在商界尤为明显。一个商人总是在权力、财富、感情的取舍之中。
这其中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的企业更多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熟悉的万科和他的创始人王石。一家靠倒腾玉米起家的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靠什么完成了连续十余年稳健的发展?在几经政策波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什么让万科不仅活下来,还能够不断壮大自身?
王石对于取舍二字,用万科的经历做了详尽的注释。他不是那种为了200%利润才敢于拿性命做赌注的人,而是保持了一种保守和理性的态度。他说:“我非常同意你的取舍问题,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他们成功也是他取舍的结果。”
事实确如此,有些大公司为了蓬勃发展,也不得不进行战略上的取舍,比如通用电气(GE)的杰克·韦尔奇通过出售71项业务和生产线,以及兼并、合资以及参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项,为GE带来了“数一数二”的战略。
同样,在王石看来,万科稳健发展,也得益于对市场机遇和风险进行精准判断。在那个屯地就能增长利润年代,万科坚持快速开发,同时也放弃了很多赚钱但不符合长远规划的事业。
王石提到,他的人生中有三次放下,对他来说,这些决定至关重要。“1983年,我第一次放下。”那一年,他丢下过去,在深圳开始了一番全新的事业。“1988年,我第二次放下——在推动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将个人股份放弃。” “1993年5月28日,我们决定只做房地产,不做其他项目真是下了狠心!”
这些决策,让王石从未曾犹豫或后悔。他认为,只有面对现实,以冷静的心态作出抉择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而这种智慧与勇气,也成就了他作为中国优秀人物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