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方俊明坚韧不拔的奋斗故事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方俊明——迟到的荣誉,坚定的信念

【获奖名片】:克明俊德

【颁奖词】:

在命运的考验中,他勇敢地站起,但却被摔倒。轮椅上的他,却依然保持着对善良的执着。他无法站立,但我们知道,他已经站在了每个人的心间。

【推选理由】:

时文朝推荐他,是因为他的无怨无悔让人深受触动;在“该扶还是该让”之争中,推荐他,是对内心正义的追求。

余秋雨推荐方俊明,不仅是表彰他的行为,更是向那些默默付出的高尚行为致敬。

【事迹介绍】:

方俊明,一位56岁的湖北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当28岁的他为了救一个假装落水的小男孩跳入河中,最终导致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他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那一年,武汉还没有关于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的小男孩家庭始终未出具书面证明,因此方俊明所做出的英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在单位只能按工伤处理,这样的安排也许平庸,却掩盖不了当年那份无私奉献的心意。

1993年,武汉市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但其对象限定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人员。因此,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每当有人提及这段往事时,只能拿出报纸上的报道给别人看,以示证实。而这些日子里,妻离子散、父母相继去世,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他依赖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并将刚满周岁的小女儿拉扯长大,这一切都发生在轮椅上的一生中。

然而,在2013年的某一天,一部话剧上演后,再次将他的故事带到了公众视野。当听到人们关注和支持时,对于这个曾经默默承受委屈的人来说,也许有些尴尬,但又有了一丝希望。他要求通过收集材料来确认自己当年的行为属见义勇为,最终得到了这一切努力之后的事实认可和社会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手势,都只是对一个生命价值的一个回应和补偿。而对于那些渺小但真挚的情感,那些从容而坚韧的情操,这一切都成为了我们共同记忆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