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旅途中,我总是更深地怀念着家乡。这个时节,南风拂过,草长莺飞;站在阳台上望去,只见白云覆盖蓝天,远山翠绿,却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掩盖。我想起了故乡黄昏时分升起的袅袅炊烟,它们诉说着季节的短暂和人事的仓促,更是在责问我,这个漂泊在异乡的人:何时归来?
二十多年来,我如同浮萍般飘荡于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在这期间,父母渐老兄弟姐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依然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异国他乡。我的情结,是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那片生养我的土地的眷恋。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或许在梧桐下细雨中的某个黄昏,我会带着行囊回到故乡。
踏上故土,让我这个异地人感到无比踏实与亲切。这份情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在这些年里,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那些曾经爬耍的地方仍旧守护着我的归程。那条从镇中穿越的小河,如今已干枯,其间满是人们遗弃的事物。
许多人已经不再熟悉,而许多不认识的人也像我一样。这种尴尬与伤感让人难以割舍。学者秋雨先生曾说:“崔颢是在黄昏登上黄鹤楼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强烈被遗弃感。”这样的感觉令人沮丧,因为每个人都与故乡紧密相连,从血脉到心灵。
虽然岁月让我们彼此变得遥远,但在心灵深处,那片清晰的地图永远存在。一脉相承的情感,让漂泊远方的人如我仍期待向故乡倾诉……忘不了那些熟悉景物:绵延丘陵、古木屋下、流淌小河,以及花儿和青草,那少年坐在山坡上望向远方沉思,在声声知了叫唤夏日之际,他的心早已飞向遥远的地方寻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