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华为的冬天悄然来临。任正非的目光透过时间的雾霭,回望着公司那些年来的辉煌与艰难。他曾经在德国见证了战后的重建,他知道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伟大的企业都必须面对。
“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那一天?”他提出了一个沉思的问题。华为自成立以来,一直享受着和平时期带来的高速增长。但是,任正非深知,这种景象终将改变。他鼓励员工思考,如果有一天销售额下滑、利润消失,那么他们如何应对?这种思想不仅是一次练兵,也是一次心灵洗礼。
他强调说:“我们要像德国人那样团结起来,提出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速经济建设。”这一点听上去似乎残酷,但实际上这是为了公司能够更好地存活下去。当危机到来时,只有通过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才能挽救公司。
任正非还指出,“失败的一天”迟早会到来,而这个观念是历史规律。在华为,他始终把失败放在首位,对成功视而不见,因为只有不断地警惕和准备,我们才能存活下来。
今年,他决定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让每个人都思考自己的部门、科室以及流程中的潜在危机,并寻找改进之处。这不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大家能一起努力,加强管理效率,就可能延续生命力。
他强调均衡发展,即抓住最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同时,他也提倡建立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和考评体系,以便内部人员流动更加平衡。此外,对事负责制比起对人负责制更能促进高效运作。他认为,“事事请示”,即对人的依赖,是收敛性的,而不是扩张性的。而真正应该做的是快速处理事情,不必过多请示,上级已经明确规定了许多规则,不需要再麻烦中层干部确认一切。
最后,任正非谈到了自我批判作为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创新的工具。他鼓励所有员工特别是高级干部进行自我批判,以此达到职业化和国际化。在职场中,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同级别的人员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那些能够使用自我批判武器的人才值得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