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深入思考,是否有考虑过这样一个场景: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不再增长甚至下滑,最终可能面临破产的命运。华为作为一家曾经迅速崛起的企业,其在和平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或许将成为其未来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但最终遭遇了灾难。

我在德国考察时,见证了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复苏的情景,那里的工人团结一心,提出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快了经济建设过程。在危机来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采取类似的措施,比如减少员工工资,让大家靠一些基本生活用品维持生计?或者彻底裁员,以此挽救公司?如果这样的举措能有效解决问题,那么危机便不那么可怕,因为它只是一次短暂的调整,最终我们可以逐步恢复正常情况。

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思考失败,而不是成功。我认为这是存活至今的一个原因。每个人都应该一起思考,我们如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失败的一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它。这是我坚信不移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常常提醒大家“狼来了”,但随着时间久远,这样的警告开始失去真实感。但请相信,一天会到来的,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需要广泛讨论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个部门、科室以及流程中的潜在危机。我们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效率吗?

为了确保我们的持续生存,我们需要建立均衡发展原则,即抓住那些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各部门领导都要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的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同时也要优化工作流程以提升贡献率。

除了均衡发展,还有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之间本质区别的问题。前者强调快速决策执行,而后者则倾向于请示上级,这两种方式不能混淆。如果一切都需请示,上级负担将无法承受。而且,现在有的机关干部更多地是在制造垃圾文件,而非产生增值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精简机关,建立有效监控系统,以促进更高效的运作。

市场部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们不断向办事处索取报表,每月填写大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放入数据库。这导致了重复劳动和低效率。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个部门都应形成一个小组,他们负责所有数据查询,不再通过办事处获取,这样可以减轻办事处压力,并促使它们提高服务质量。

最后,我强调自我批判作为一种思想、品德、素质和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不仅个人,更是组织应进行自我批判。这是一种内省式反思,是为了优化而非简单批评或否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个人职业化和国际化奠定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能掌握这种武器,他很难得到晋升;如果他两年后仍然无法掌握,则应当降职。此外,对普通员工没有要求他们具备献身精神,只有对那些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予以培养。此外,对高级干部设置更高标准,而对于一般干部则较为宽松,以避免过度消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