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低垂,华为的冬天悄然降临,我,任正非,不禁沉思:公司是否曾经考虑过,那一天,如果销售额和利润都开始下滑,我们将如何面对?我们这个太平盛世已经延续了太久,官运亨通,这或许便是我们的隐患。就像泰坦尼克号,在欢呼声中驶向了深渊。

我在德国考察时,看到了战后德国的奇迹,他们工人团结一心,提出减薪不增,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我思考,如果华为真的走到困境之巷,是不是员工们愿意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或者我们应该裁员半数,将剩余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生存之争?如果这样做能挽救公司,那么危机便不再那么可怕,因为危险一过,便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状态。

十年来,我每日沉浸于失败的思考,而成功、荣誉感、自豪感却被忽视。我认为,这种危机感可能就是我们存活至今的原因。因此,每个人都要一起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失败终将来临,每个人都必须准备好迎接它。这是我坚信不移的一贯看法,这也是历史规律所决定的。

华为虽多次警告“狼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已变得淡定。但即使如此,“狼”确实会来到的那一天。在今年,我们需要广泛讨论所有潜在的问题,从部门到科室,再到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找出改进空间。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许我们就不会消亡,就能延续下去。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会写出一些管理要点,但这些要点能否真正影响到工作呢?如果能够带来一点改变,那么我们的前进路上就会更顺畅。

首先,要实现均衡发展,就是抓住那些最短板子的地方。各部门领导必须聚焦于改善薄弱环节,加强流程型和时效型管理体系建设,使其符合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条件,同时优化工作,为贡献率增加打下基础。

其次,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有本质区别,一者是扩张系统,一者是收敛系统。在管理改进中,我们必须减少无谓确认的事项,以及在内部流动和平衡上的依赖。建立统一价值评价体系和考评体系,有助于内外部人员之间更加平衡地交流和协作,使技术创新转化成商品价值,也让售后服务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后,让我谈谈自我批判这门艺术,它是一种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不仅个人,更是组织自身进行自我批判,以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自我批判,每个骨干成员都应努力塑造自己,走向职业化与国际化。而对于那些不能掌握并使用这一武器的人员,则需重新审视他们的地位与作用。在职干部则需不断奋斗,不断进取,无懈可击。此外,对不同级别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那些具备献身精神且能够使用自我批判工具的人才值得提拔。而高级干部,则需接受更严格的考验,不容有一丝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