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些人就像一本书,虽然我们曾经拥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被遗忘在书架的角落。这些年,我和我的朋友们之间,就像是这样的一段故事。小学时期,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那种关系是即使下雨天,也宁愿自己淋湿,不愿让对方受凉。但是,岁月匆匆,我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我记得大学期间,偶尔会回家,看望那个老朋友,但每次都是匆忙而短暂。我从未意识到,那时候我们之间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她结婚生子,而我还没有踏入婚姻的殿堂,每次见面都显得尴尬无言。那份失落感,如同一块沉重的心,在心底悄然蔓延。

文化差异、成长环境、交友圈,这些因素如同潮水般推动着我们彼此远去,最终不了了之。那份美好,只适合曾经的岁月。当我们长大后,差异化为无法沟通的语言。我仍记得其他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当回家,都会刻意联系她们,但随着时间,她们主动找我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没有任何联系留下。

原因简单,却又复杂。不仅工作繁忙,更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和阻碍。开始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玩耍,逐渐地,当那份热情褪去,只剩下寒蝉凊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真正想维持这份友谊的人,也难以避免最终分道扬镳。

我习惯于听自己想听的话,看自己想看的事物,从不深究事实是否真实。这一切,让我忽略了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太晚才发现?其实,一颗善于隐藏的心,却缺乏抵抗风雨的勇气。

初中时期,我也有几个很讲义气的朋友。那时候的小插曲早已过去,现在他们依然是我微信上的好友之一。而高中时代,没有收获新的好友,因为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事情。但是在大学里,那是一场关于心机与真诚相互切割的手术。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与人交往,但是代价就是变得更加成熟和冷漠,对待事情也变得更加理智和冷酷。

尽管学校里的友情纯真的但是我觉得还是算了。寝室里的室友,有一个特别要好的,也就够了。但是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东西,所以自然而然地走向彼此。至于工作中的“同事”,更少有人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除非你们不再一个公司内,不然保持距离才对安全。而那些试图深入了解彼此的人,他们往往不会有幸福美满的情况结束。

所以,如果你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请改变一下吧。你的人生中,你应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用求同存异的心态去交往。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充满更多温暖,你也会进步得更快。如果你能学会珍惜并坚持下去,那么那些错过的情谊将变为宝贵的人生财富,而你所拥有的,将是一个比以前多出许多活力和欢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