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人煮了咸粥,熟悉的香味弥漫,我便会回忆起童年的辛苦岁月。关于咸粥,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段难忘的故事。生长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每天都面临着饥饿和挣扎。虽然我常常到乡下去寻找野菜、捉鱼、采集河蚌以充饥,但仍然经常感到食不果腹。在无奈之际,我不得不厚着脸皮去姨娘家吃咸粥。那时,她家的日子也并不宽裕,每增加一口饭就往锅里倒更多水,使原本稀薄的咸粥变得更稀。

姨娘家位于县城南十里的一个偏远村庄,那里的生活环境独具特色。一条“冂”形的水塘围绕着整个村庄,内有丰富的野菱和水草,以及偶尔跃出的小鱼。我印象中的姨娘家,是两间半高的小屋,其中一间是灶房堆放柴草,一间客堂兼过道,还有一间养猪的地方和通往楼上住处的小木楼梯。楼上的木板走得发出吱吱声,让人有些畏惧。而表姐那端庄美丽,她性格温顺,整天忙于家庭琐事;而表弟则像父亲那样勤劳地耕作田地。

我与表弟在外面的田埂放牛时,都要等到它们肚子鼓起来才拴好牛桩。当看到还未烧好的咸粥,我就会坐在灶门旁帮忙烧火,或是在门边的小矮凳上观察燕子飞来飞去。这一切至今让我怀念不已。

姨娘家的那份简朴但充实的情感,是我度过困难时期的一种慰藉。我一直铭记这份恩情,而后来,当我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并能购买红糖寄给表姐时,也是对过去恩情的一种回报。当我的工作变动至商业局,我能够为表哥购置他所需零件,他也会定期光顾我的办公室,这些都是我们之间特殊情谊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都各自成为了自己的主宰——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和梦想。但即使现在生活已经改变,我们之间的情谊依旧牢不可破。我对自己说,无论将来如何,只要能帮助他们,就算是一份心意上的补偿,以此作为永恒的心愿,让感激之情伴随我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