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西部地区的陕西,看到网友都在疫情当下晒自己的收入,看到头条收入网友的收入,按理说我就不献丑了,但是为了激励自己,在新的故事篇章里,在新的一年中,踏实工作,多多挣钱,为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收入保障。 一、成长 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的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小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不影响我们90后的成长。记得那时候上小学还是三个时间段,早上6点30去学校,8点多回来吃早饭,9点多上学,12点放学,下午2点上学,6点放学,这个时间段一直伴随着我的小学生涯结束。记得我大概是9岁那年的冬天,早上吃完饭去学校,不知道是那时候的冬天冷,还是自己的承受力差,冻的耳朵疼,寒风刺骨啊,在去学校的路上给我冻哭了,我就哭着返回家里,要那种当时有的同学戴的那种雷锋帽帽檐上还有一副眼镜的帽子,哭着给我爸我妈说,不买就不去上学,还是爸爸妈妈好啊,当时就答应了我,现在想想也许是我哭闹得太厉害了。中午回家吃饭,进门爸爸就拿出了在镇上买的新帽子(当然我和哥哥每人一顶),当然还有小时候稀罕的面皮、小笼包、水煎包、镜糕,于是戴着新帽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生怕少吃一点。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过年时候的买新衣服,我们每年的新衣服都是在镇上购买,记得那时候给哥哥买了一双40元的旅游鞋,我可是羡慕至极,因为在我的所知哩,还没有谁穿过40元以上的鞋子,在当时绝对算得上名牌,穿出去绝对扎势。一身装备100元以内全部搞定。小时候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就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我长大了。 二、毕业 记得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村里一个年长几岁的叔叔(辈分大)说考个一本怎么怎么样,二本怎么怎么样,于是在心里想自己也要考一本,直到上了高中才发现原来我们镇学校的二本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十,现实打败了我,我落榜了。本来想报志愿走了,但是同学的一句话和学费改变了我的想法,去了县城的高中补习(因为分数还可以,直接报名不需要额外费用),一年后我过一本分数线考中二本院校,随着对高考的了解,也认识到这个时候一本二本没有当时他们说的那样优越了。 我来西安读大学,浑浑噩噩的四年大学生活,我发现这类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一般,为人忠厚老实的多,大部分是那种既不好好学,又不能放开玩的人,四年生活一闪而过,我毕业了。 三、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家人帮忙找的,工资很低很低,但是是垄断行业,家人都认为能源行业,待遇好,但是他们哪知道私企只有压榨的份于是辞职了。第二份工作的公司其实和第一份工作的公司一直有业务合作,干几年设计工作(第一个公司时候就是技术员),因为要到处出差不稳定,也比较辛苦,压力大,当然待遇比第一个公司好多了。收入快翻一翻了。一晃在职场混迹几年了,深知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依然决定要给自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终于在疫情前如愿。 四、未来 疫情三年,相信改变了大部分人的观念,我也不例外。未来的日子,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抚养好孩子,陪伴好爱人,照顾好父母,联络好亲情,追逐好梦想,锻炼好身体。 最后给大家说说我2022年的收入,个税系统上显示我收入98000元,实际扣除五险二金我的真实收入在86000元左右,公积金1万,加上老婆的收入大概也在80000元,公积金大约5000元。足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