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我是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在1995年,我从事电池行业,经过7年的努力,成功地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接着,在2003年,我迈出了进入汽车行业的步伐,并在仅仅6年后,就成为中国首富。

我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海创业、汽车狂人和企业管理。

一开始,我是一个真正的草根出身。我父亲早逝,哥哥肩负起家庭重担,我们生活十分艰难。但这些困难磨砺了我的意志力。我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中南矿冶学院,然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深造,这些经历为我的未来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当时大哥大红极一时,我预见到未来电池行业的大好发展机会,因此决定下海创业。1995年,“比亚迪”应运而生。

在原料采购上,我与供应商合作制定方案降低成本,比如提高国产钴品质以替代昂贵的进口钴;在生产上,我坚持自主研发,将所有工序进行拆解,每一步都由人工完成。这份对于技术痴狂,对于品质执着,让比亚迪迅速占领市场。在2003年,比亚迪成为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电池制造商。

然而,这还不够满足我野心勃勃的心愿,所以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尽管很多人嘲笑和质疑,但我坚信自己的决心。我曾花费巨资请日本企业开模具但最后全部废弃,因为它们不符合市场审美标准,这次失败让我损失上亿。但这并没有阻挡我的脚步。我亲自购买多辆丰田、宝马、大众等车辆来拆解零件,从中学到了如何设计自己的车型。一路下来,我不断专研,不断创新,直至2007年,在传统内燃机动力技术上取得三项突破,使得比亚迪汽车登顶民营汽车前三强。

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就成为了汽车领域的领头羊,而我也因此吸引了“股神”巴菲特的注意。他入股比亚迪后,我们共同震撼了整个产业界。而2019年,当巴菲特再次投资时,他说:“王传福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用350亿元的人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同时也是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回顾过去,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成功源于运气,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来自于那种韧劲和狂性,以及对质量无尽追求。这套精神也被融入到公司管理中。作为公司掌舵者,一切重大决策都直接由我拍板。此外,以垂直管理方式避免信息流转中的错误,即所谓“非复印式管理”。同时,对生产工艺严格把控,与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作为技术型企业家,有时候甚至亲自参与改造项目或设计工作,以确保精益求精。而用人才方面,则坚持“重大学生”,自己培养工程师,只有他们对文化认同,对理念追随才能够发挥最大效能。

现在,比亚迪已经实现了一百五十九亿的营业收入,而我们正在朝着更宏伟目标前进:2025年的万亿元营收目标。不论未来的风雨,只要我们保持这种韧劲和狂性,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为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