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联想,诞生于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传达室,历经三十余年风霜雨雪,成为电脑销量稳居国内之首的神话,而柳传志也被誉为“IT教父”。可是谁能想到,盛名背后是曾经咬牙坚持熬过的一道又一道坎。
一、艰难创业
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这一年,王石创立万科,张瑞敏接手海尔,而40岁的柳传志创立了联想。彼时,他收入微薄,全家七口人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房子里。他决定不甘平庸,要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为了度过初期生存危机,他曾蹬着三轮车卖货,也曾为了一张审批报表而忍受办事员的脸色。此外,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变化,他需要快速调整和自我迭代,以适应新环境、新思想、新政策。当面对国家控制电脑进口额度和关税政策时,他积极争抢进口批文,以继续发展电脑代理业务,同时坚守底线,“法律手续必须完备”。
经过艰难代理时期,在1990年他推出了联想品牌电脑,这标志着新的征程开始,但新的挑战也随之到来。
二、鏖战戴尔
2000年戴尔以直销模式打入中国市场,使得联想遭遇劲敌,并连续两年市场份额下降。很多人都觉得这时候联想遇到了“克星”。但柳传志并没有认输。他审时度势,将策略改成“双模式”,既做大客户,又做商业客户。在内部文化改革中,上下各方面紧密配合,不仅要协商制定政策,还要规范部门利益。
三年鏖战之后,当2004年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成功后,其实力显著提升。然而退居幕后并不意味完全放手不管,即使在公司遭巨大困难的时候也是如此。
三、东山再起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企业亏损2.26亿美元,此刻全公司似乎悬崖边上。但是在危急时刻,他重新出山担任董事局主席。在他的主导下进行领导班子重组和塑造企业文化。他向外界展示了人性化管理制度,如提供舞台没有天花板的人才招聘,以及解决员工饮食住宿问题的养猪厂与72个房客计划。
通过这些措施当年的亏损转为盈利,再次证明了其作为领袖的能力及对企业命运深切关怀。而且两年内,他们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位置,最终功成身退,再次交回杨元庆职务。
"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这里面有大量的难以忘怀痛苦;当然,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更充满了拼命咬牙坚持突破九死一生登上阶段性顶峰愉悦……"
来源:南财专访 柳传志 柳传志: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柳传志:我不能被捧得这么高 柳传志:谁在心疼这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