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世界500强中的“杀猪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中的典范

文/清如

【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杀猪,把猪杀好”。

让肉联厂转亏为盈

从部队退伍后,万隆进入年年亏损的漯河肉联厂,“资产不过468万,亏损却有580万。”

上世纪80年代初,猪肉价格上涨,老厂长马上储备1500吨猪肉,准备春节卖个高价。然而,他却认为:“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厂长采纳了他的建议,并立刻将猪肉抛售,最终在4天内赚取了50万元。这次行动使得他成为了当地的一个英雄。

此后,他从一个办事员开始逐步升迁,最终成为新任的厂长。当时,该公司关系户众多,每天光说不干。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或想象,他只想着如何把企业搞活,让800名职工有活干、有工资发。

他大胆进行改革,并实施了“三打破”策略。首先,他打破了传统的工资结构,使之与劳动成果挂钩;其次,他打破铁饭碗,即违反规章制度的一律开除;最后,他打破铁交椅,即能者上、平者降、庸者下。这场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从而导致该公司当年的利润实现翻倍。

之后,当苏联解体并且中国对外出口市场被堵塞时,大多数肉类加工企业都陷入困境,但他早已准备好应对这一挑战。他决定投资火腿肠项目,这是一个前瞻性的决策,因为他发现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加工产品的需求远远超出中国。在引进技术和设备方面取得成功之后,便建立了一条龙服务系统,从屠宰到包装,再到销售,以此来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此举极大地提升了双汇品牌的地位,并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

随着时间推移,其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而且其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仅仅一年后的时间里,它就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位置。1998年12月,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后,它成功登陆深交所,是中国第一家以冷鲜肉为主导的大型连锁企业之一。

2003年,该公司完成了5000余头冷鲜牛羊商品销售,同时突破100亿人民币销售收入,这意味着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一家冷鲜牛羊生产商。而到了2011年,由于一次严重的问题——瘦肉精事件—该公司遭遇巨额经济损失超过121亿元。在面对这一挑战时,没有任何逃避或寻找借口,而是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错误并公开承诺加强食品安全措施。这场危机虽然给予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是检验其领导能力和决心的时候。经过努力恢复,最终于2016年再次达到营收518亿元的人民币水平,将自己的事业重新带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