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洁凤
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国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时,潘石屹做出了一个勇敢而决定性的选择。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机会,追随时代潮流迁往深圳。尽管当时的深圳环境恶劣,加之语言障碍和加班文化,让他感到压抑,但潘石屹坚持不懈,他相信这将是通向成功的起点。
1989年,他与公司老板前往海南,并成为了一家砖厂的厂长。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来,而潘石屹正是其中之一。他的毅力和决心最终得到了回报,在南方谈话后,他与五位朋友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
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通过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最终以天价高达500万人民币获得利润。这次成功让潘石屹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力和商业眼光。他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在北京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有限公司,并推动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如万通新世界广场,这些项目极大地增值了他的资产。
然而,随着财富的增长, 潘石屋也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与受过西方教育的妻子之间关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大相径庭引发冲突。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事业理念,即现代城概念,以及房地产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地段和时机。他看好了一块原本被认为不可投资的地皮,并且凭借其独到的见识,将其打造成SOHO办公空间,使之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大奇迹。
在整个过程中,潘石屋不断强调服务意识和质量,对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卓越服务。他的愿景不仅限于个人成功,更希望能为中国建筑界培养更多人才,以“中国建筑师走廊”为梦想,为年轻建筑师提供舞台。
通过这些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暴穷到暴富还是从一个小工到亿万富翁,都充分体现了潘石屋作为一位近现代名人的伟大精神:勇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创新,是他成就辉煌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