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兴趣驱动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努力奋斗可爱图片人物场景。从“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如今的创新工场,他以导师的身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创新工场,他继续发挥自己的导师作用,并在微博上分享创业经验。他认为,成功和兴趣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你做的事情让你充满热情,那么生产力和影响力就会最大化。
他还分享了自己对失败项目的看法:“虽然创业存在风险,但我们投资项目失败率很低。” 他提到了Y-Combinator的精髓,即专家行业判断、细腻产品指导以及Leanstartup创业,而创新工场则提供较大资金、全方位服务,以及自己有基金。
对于毕业生高科技创业,他建议参加创业公司实习,因为这样可以学习趋势、汇集精英和实践经验。他强调互联网公司需要后台可扩张性,如果不能负荷快速增长,就会失去用户。
关于中国科技公司走向国际的问题,他表示这是一个挑战,但有几个案例值得关注,如联想采取并购方式,加重外国经理人的权重;华为采取开发中国家的方式;腾讯采用投资模式。对于创业者,他建议重视用户体验,不过度复杂化,跟踪调查用户行为,并放权让团队成员做他们擅长的事。
最后,对于平台和天使投资者的建议是划定界限帮助开发者赚钱,在不损害用户利益的情况下开放,同时耐心评估平台,不宜短期收益评估。此外,对于天使投资错误认知,一些人认为只是给钱,其实最大的帮助是知识、人脉等非易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