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之旅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在20多年的创业磨练中,拥有多少财富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掌握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即便所有财富都消失了,我仍然能够重新开始。——刘永好

今天的企业家们应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将宏伟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事项。因为克服一个个困难,比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容易得多。

——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路向前,一只鹌鹑蛋挣一分钱。

出生于四川新津的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在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因此,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双新鞋和自行车。在他心中,最理想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工厂成为工人,那样自己就能衣食无忧。他曾经是一名知青,后来成为了一名教师。此时,他的大哥已经毕业并在成都工作;二哥也完成学业并前往县教育局;三哥则是在农学院毕业后加入县农业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四兄弟逐渐踏上不同的道路。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他们决定共同办起了一家电子工厂,并成功生产出了音响样品。不过,由于政策限制,这份初次尝试最终未能实现。但他们并未放弃,而是在1982年做出了重大决策——辞去公职,从事个体经营。这不仅包括了他们曾经涉足过的音响投资,也包括了更具吸引力的养殖业,因为它需要较少投资且技术含量低,而且他们也熟悉这一领域。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筹集到了1,000块钱,用这笔微薄资金开始了养鸡、养鹌鹑的事业。“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这个过程中,有一次他骑车载着 鹌 鹑蛋被狗追赶,最终摔倒在地,全盘皆输200只鹌鹑蛋,但这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宝贵的教训,让他深刻理解每一个小小的成果都是值得珍惜的。

然而,当意识到再也不可能扩大规模的时候,他们转向猪饲料市场,将积累的一近1,000万元资金投入其中。1997年,在家族企业之间进行了和平分家,每位兄弟各自成立自己的集团。这样的商业帝国,不仅让他们个人获得巨额利润,还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