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兴趣驱动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成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中的典范。从“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如今的创新工场,他通过不同的平台凭借导师气质影响着很多青年人。随着创新工场的创立,李开复继续发挥“导师”价值,并在微博上分享创业感想。

他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模式、细节、品牌和跨领域结合。对于成功与兴趣关系,他表示兴趣可以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兴趣驱动工作会带来渴望、意志、专注、自信和正面态度,最终导致成功。

以下为李开复微博语录整理:

对于IPO讨论,他强调公司上市过程中要完整透明披露,如果没做到,上市公司等都要担责。

他提及读博士对创新工场影响,如系主任鼓励深耕细分领域,与创新工场提供平台相似。

创业者请他五句话,其中包含判断未来趋势、执行关键在细节等建议。

与传统中小企业家谈论创新,不仅技术,还有模式、新细节、新品牌以及跨领域结合。

关于风险巨大问题,他指出虽然创业有风险,但投资项目失败比例低,有些被收购或拿到融资。

在Y-Combinator学习精髓,但不同之处在于提供较大资金、大团队、一次性产品开发,以及全方位服务。

对毕业生高科技创业,他建议实习加入创业公司,而不是主导,因为可能并不适合你或想象中的那样。

互联网后台可扩张性不可忽视,比如Google Youtube Facebook成就了他们崛起而Orkut Friendster则败绩。

在瑞士与超级富豪谈中国风险投资,他们开始相信中国概念但仍担忧贪污契约精神问题等问题。

10 外国媒体问关于国际化的问题,他回答难度很大,但有三个案例值得关注:联想并购+重视外国经理人;华为采取走开发中国家的方式;腾讯采取投资模式投资方式。

11-16 点建议分别包括用户体验优化、大部分人常用的服务选择,让核心团队互补放权让他们擅长的事做,同时选择合适的投资者,与其利益结合,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能力最重要,看准未来趋势比点子更重要等。

17-18点建议分别包括划定界限帮助开发者赚钱,在不损害用户利益前提下开放政策变化预警,有耐心评估平台,不宜短期收益评估提供完善辅导帮助以及找到真正爱做的事情以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

19-20点错误认知包括天使助手不是只给钱,而是不容易取代的价值,如知识人脉方向战略招聘。此外离开原岗位需要勇气决心刚开始做天使要付出学费大家投资方式差异共识惊人的小平故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