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大众眼中,他们同为天赋异禀的“钢琴王子”,但只要稍稍了解二人,就会发现他们从性格经历到演奏风格都十分迥异。郎朗的表演澎湃,几近癫狂;而李云迪则十分内敛阴柔,这也正切合了两人的性格,一个像火一个像水,恰似古龙笔下的小鱼儿与花无缺。

郎朗的江湖生涯潇洒自在,如鱼得水;李云迪则处处谨慎自重,攀登之路仍然艰难。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肖邦的祖国波兰决定,把最高艺术奖授予一位中国钢琴天才,他就是以善弹肖邦闻名全球、被称为“浪漫派钢琴大师人”的李云迪。

提到李云迪,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起另一位同样被西方推崇的东方钢琴天才少年郎朗。同样都是中国人,都在国际钢琴大赛上摘得过桂冠,都与唱片业巨头德意志唱片公司(DG)签约。乍一看,他们就像是一对出生后即被拆散的双胞胎,成名之路相似却又不同,如今的境遇更是迥然不同。

天才都从少年出

李云迪和郎朗基本上都是80年代席卷中国的“钢琴热”的产物。从电视到古典音乐,“文化大”的结束激发了中国人对所有西方事物的兴趣。郎朗学习用的钢琴是中国产的,他14岁即赢得第六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第一名,并且随后成为世界知名乐坛上的焦点。他十三岁即在柴可夫断基青年音乐家比赛中获奖,他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音乐生涯从此开始。而李云迪则是在七岁那年学完手风琴后再学钢琴,他也是跟着家人离开四川家乡,一直生活到了经济特区深圳,从那里他获得了足够发展自己才能的人脉和资源。

1999年,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当17岁时,由于安德鲁·瓦兹身体不适,郎朗戏剧性的紧急替补,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协奏曲》开场前,那个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介绍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全体观众起立欢呼。这次机会让他的事业起飞,而对于已经赢得乌得勒支巴赫国际作曲比赛第三名并准备参加华沙肖邦国际音乐竞赛中的15岁小伙子的他来说,那个夜晚可能只是他成功旅程的一个转折点。

小鱼儿与花无缺

虽然在大众眼中,他们同为天赋异禀的“鋼ピアノ”王子,但只要稍微理解二人,就能发现他们從性格經歷到表現風格都非常不同的,不僅如此,它們還有著各自獨特的人際關係與觀點。在談論這兩個音樂家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他們各自獨特的人品以及他們對於藝術創作的一些看法,這些見解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兩個人,並且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對於音樂藝術所持有的熱情與投入程度。

比如說,在談論自己的藝術生命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細節如何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而這種深度溝通透過音樂傳達給聽眾,是無法用言語描述到的。我們還能體會到每一次高潮,每一次低谷背後所承受的情感,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了一生的道路走向。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即使面對相同的地緣政治環境和社會壓力,這兩個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來追求其夢想並實現其目標,也展現出了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信念、堅持和決心。你知道嗎?當你真正決定要成為某樣東西,你必須做好準備去追逐它,不管你的野心多麼宏偉或者你的目標多麼遙遠。你必須具備勇氣去冒險,並願意付出一切必要的心血來汗水。如果你沒有這種決心,那麼無論你的能力有多強,你都將永遠只是一個可能性,而不是實際存在的事實。但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那麼一切事情似乎就變得容易很多,因為你已經開始踏上了成功之路,只需要繼續前進並保持堅定的信念就可以達成目標。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激勵您,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夢想或願望,不要害怕追隨您的內心聲音,因為唯一阻止您的是自己的恐懼與不安。如果您有一顆真誠的心並且愿意付出努力,您將會驚訝於您的能力如何超越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