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段奕宏,一直以精通多项技能著称。从羽毛球到魔术,再到射击、散打、围棋和攀岩,我都玩得游刃有余。然而,当年我并非如此多才多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耍。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与高手和内行人的不断对抗,以及通过这种过程让我魅力大增。

我的故事起始于遇见了贵人——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他注意到了我的潜力,并鼓励我放松在舞台上。当时,我是中戏的高才生,但专业水准却不尽如人意。李永波建议我去国家羽毛球队锻炼,这是我进入运动世界的转折点。

在球场上,我发现自己紧张且拘谨,就像一根拉至极限的弹簧。这不是表演上的问题,而是心理和生理双重挑战。李永波为我设计了一套“以球入戏”的培训计划,让我逐渐适应了比赛状态。

虽然起初表现平平无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变得流畅而专业。我将这种感觉带到了舞台上,效果显著。在《恋爱的犀牛》中,我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男主角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导演关注。

然而,在拍摄电视剧时,我面临新的挑战:从夸张的情绪表达到生活化角色扮演之间差异太大。我尝试将话剧的心得应用于电视剧,但最终失败,不仅枪法糟糕,还让导员动用替身来完成镜头。

这次失败后,我决定好好学习射击技巧,从擦枪、拆枪到装枪,每天反复练习瞄准射击的动作。经过努力,现在当他举起空枪时,姿势稳定自然,就像个老手一样。

凭借这一实力,在电影《张玉贵》中的枪战镜头一次性通过考核,被评为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这是我终于明白的一个道理:先会玩,再会演!

之后,我决定先好好玩一阵再投入工作。在北京798艺术区混迹画廊、艺术中心、餐厅酒吧以及设计公司,将炭画学半个月,又在地下乐队打下手学会沙锤工艺。此外,还学会全套装裱工艺,不断探索新兴趣,以此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和生活品质。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接戏也变得更加慎重,因为忙于这些新事物。不过,有一次朋友介绍,他加入了天津国顺魔术团成为学徒。他说,那些魔术需要快速反应及完美控制,使他的指尖灵活起来,同时口才也受益匪浅,可以去做孙悟空或推销员,也许还能误终身某位女粉丝心头情节?

现在看来,对任何项目充满热情,都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它,并且享受其中。这就是作为业界第一位“玩家”之一的心得体会,无论是在舞台还是银幕前,都要不断探索自我的边界,为每一个角色寻找新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学习与探索。而对于那些认为游戏会荒废人的想法,这只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一部分真相——如果你选择正确的事情,它可以带给你无限收获,如同阅读经典书籍般丰富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