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兴趣驱动成功,创新不限于技术,中外名人读书故事中的典范人物。从多年前的“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如今的创新工场,李开复正通过不同的平台、凭借其导师气质影响着很多青年人。随着创新工场的创立,李开复通过这一新的平台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导师”价值,并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对于创业的感想。
李开复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模式创新、细节创新、品牌创新和跨领域结合。对于成功和兴趣的关系,他表示,兴趣可以最大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兴趣驱动的工作会带给来工作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和正面态度,并最终带来成功。
以下为李开复微博语录整理:
见到“IPO不审行不行?”讨论,其实这是个伪命题。1)重点是在公司上市过程中的披露要完整、精确、透明;2)如果没做到,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审计单位都要担负责任;3)如果股民不够成熟,也许审可以保护股民利益,但审的目的是保护股民,同时也能质疑有问题的公司,而不是滥用选择权或墨守成规。
去年谈读博士对创新工场影响的情景:1)系主任鼓励我深耕细分领域,以成为世界第一为目标;2)系里让学生根据兴趣选博导,以培养学生自信;3)导师给我的论文巨大支持帮助。在此基础上,创新的工场也提供了一个平台助推创业者前进。
对一个创业者的五句话建议:1)判断未来趋势,一切顺应之事昌盛,一逆之风必亡去;2)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不可忽视任何一分钱所花费的心血与时间;3)关键在于执行,每一步小步都是魔鬼一般地考验我们的坚持与毅力;4】专注你的用户,一切都会接踵而来,因为他们才是你产品存在意义所在的一切一切';5】简约聚焦,要学会说"NO"——拒绝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让真正重要的事情得到足够关注与资源投入。
与传统中小企业家交流时探讨到的关于变革的话题:1】模式上的变革(例如戴尔PC生产销售定制结合案例),2【细节上的突破(苹果ipod减法策略以及苹果专卖店楼梯设计等),3【品牌建设(苹果专卖店营造品牌,如ThinkDifferent广告宣传),4【跨界融合(O2O利用互联网低价传播,以及移动定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5【风险管理问题】虽然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风险,但直至现在,我们投资项目失败率很低:两次关闭但团队基本被其他项目吸纳了过来,有两次被收购,其中包括刚宣布百度收购魔图,还有十几个拿到了VCA轮500-1000万美元融资,现在还有一些正在奋斗中寻求突破。
6【Y-Combinator精神浅析】成立时,我曾多次访问Y-Combinator,他们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精确行业判断加以优化产品指导,用Leanstartup方式进行创业。我学习这些点,却又发现不同之处:我们提供较大的资金招揽较大团队一次性把产品做出全方位服务提供法务财务招聘等全面支持自身也有基金。此外,我们学习了Google Youtube Facebook后台可扩张性,这也是他们崛起不可或缺因素。但Orkut Friendster则因为这点失去了发展机遇,如果没有这个遗憾今天社交格局可能完全改变方向走向另一条道路。
7【毕业生高科技企业家的建议】
8【互联网公司背后的扩展能力】
9【瑞士富豪对中国风险投资观察】
10 【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化途径探讨】
11 【给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12 【再提醒各项原则与注意事项】
13["天使投资者的误解"]
14["找到真正爱好的秘诀"]
15["天使投资错误认知"]
16 ["深圳海上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