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生涯篇章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可以从头再来。——刘永好

今天的创业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学会把远大的目标分解、简化成具体的一件件事情。因为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对一大堆困难要好得多。——刘永行

刘氏四兄弟:一个鹌鹑蛋挣一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行车。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1980年春节, 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更是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

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与发展,当时公社对私营企业限制越来越严格,这使得他们原来的计划遭遇重重阻碍。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追求梦想,他们决定辞职转为个体户,以此为契机,他们找到了新的商机,即养殖行业。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最终选择以1,000块钱作为起点,与银行借款筹集资金,并将手表及自行车典当换取启动资金。这笔微薄资金被用于养鸡、养鹌鹑,这段经历至今仍令 刘 永 好记忆犹新。他回忆说,每一次看到鹌鹑产下的蛋,都意味着赚了一分钱。而那次因为狗追赶导致200只蛋碎裂的情景,让他感受到了无尽的心痛,不仅是因为被狗咬伤,更是因为那些破碎的希望。

然而,该项目最终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他们转向猪饲料市场,以近1,000万元资金投资成立集团。这标志着他们迈入了一条成功之路。在1997年,他们宣布放弃共同经营的事业,并各自独立开办公司,使得每位兄弟都有机会独领风骚,将自己的品牌推向更广阔天地。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小小起步还是在挑战与失败之后寻求新的方向上,都充满了坚韧不拔精神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极高要求,是这样的人才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