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奋斗的美好回忆:高考完的这一年
文/季亿钞
还有几个月就20岁了,有必要写点总结性的感慨了。我高考虽然不顺利,但高考完的这一年是我经历的最为精彩的一年,希望能给那些也在寻找安慰和鼓励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
这一年的生活与压力比高中时期更大,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推动的——离开高中不能就这样开始无忧无虑地大学生活了,自由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和不努力的人拉开差距。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从小到大吹过的话变成现实:
从初中起,我就梦想着技术创业,现在我的产品每月都能带来几万收入;中考前,我喜欢上了苹果,梦想在这圈子里闯荡;好多人打字时,我名字总被弄错,现在搜狗输入法自带我的名字;高中时,与同学们吹嘘要上《福布斯》,今年三月份,《福布斯》封面就是我;高考前,我觉得一定要自己闯出一番事业,在徐小平和红杉资本支持下,与两个好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看着挺让人满意吧?其实,这不过是在默默无闻生活中的几点闪光,就从一年前的今天说起吧。
2011年6月8号,我完成英语考试后,先给UC优视俞总发了一条短信,大意是“高考完毕,随时可以上岗”。然后回家休整两天,因为这个假期会比高三累,不少,所以养足精神最重要。后来UC那边问我想做哪方面工作,在北京还是广州。我当时果断选了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一来是不想给别人编程,留时间给我写第四版猛犸浏览器,二来是体验下所谓专业交互设计。
由于我当时没打算在这里一直干下去,所以签合同的时候特别留意“不竞争条约”或者“职务发明权益”之类的事项。但幸运的是,我签的是实习生合同,没有那么多限制,更重要的是没有考勤。在UC的时间里,只除了开会和做新版本交互设计外,其余时间都在干私活。这段时间强烈感受到了中型企业和小团队之间不同的地方,从去过许多互联网公司,都基本是一样的氛围,也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这种氛围:程序员们诅咒着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们折腾着美工、美工们折腾着程序员、PR们与世无争地聊QQ、HR们与世无争地逛淘宝、BD们左手催债右手谈恋爱。
不过也学会了一些东西,比如功能点取舍,从大数据进行需求分析主持会议等等。6月中旬至8月底,每晚常常编程作图测试到凌晨,最终赶在Macworld Asia作品提交截止之前完成猛犸浏览器4.0版本。
这个版本升级很大,对移动设备重写部分HTML解析,加上了自定义javascript脚本规则,然后排版依旧是webkit,以iOS5之后apple webkit内存泄露的问题为基础更新到了W3C标准,比如相对坐标判定等,以及服务器端转码服务(但由于维护成本太大所以舍弃),另外还重做了整个UI。此后9月Macworld上猛犸赢得特等奖,使我非常激动。
8月初开始,以前苹果boss频繁联系我,我们约喝酒才知道他是想拉我一起创业(具体内容尊重他人隐私就不详述)。原本答应他的计划因为不断改变而让我感到困惑,他似乎有一点自我陶醉。他甚至希望使用自己的钱投资项目,这让我陷入尴尬境地——既不愿辜负别人的信任,又不愿参与一个看起来没前途的事业。
直到元旦突发奇想制作Rasgueado输入法初版,这个东西之处在于通过合法劫持UIKeyboard事件,而不是越狱,可以发布App Store。这次本以为很兴奋拿去给boss看,但他却认为有更多精力应该投入开发工作。我决定放弃这件事,那感觉真是轻松愉快!
经过这些经历,让我的梦想变得更加坚定——平日里提及梦想,看起来轻松,其实充满血与汗水。这段时间,还有幸参加《中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并遇到了伯乐红杉资本合伙人的周总,他表示要投资我们,但我拒绝,并推荐我们加入徐小平老师指导下的项目。徐老教授是个性情中人的朋友,当时说要投资我们的项目,我们接受了,并且他们确实在各方面提供帮助,让我们的实验室成立消息传开后得到了很多关注,是荣誉也是挑战之一。
最后,在《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企业家榜单上入围,更成为中国版封面人物,这对一个曾经只是普通学生来说,是一次难以忘怀的心灵盛宴。不论未来如何走向,都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努力奋斗的心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