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财富》(中文版)第一次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时,就曾经预言亚洲地区的商界影响力已从日本转移到中国,中国企业家将成为全球商界的重要力量。这种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从2011年起,我们将这份榜单的规模从25人扩大到50人后,它正呈现越来越多的变化:全球互联网浪潮席卷下的新兴产业正在催生大量年轻、颇具活力的中国企业家,如腾讯的马化腾、京东的刘强东、顺丰的王卫等。此外,未来五年,势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在打造国际化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正越来越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一直是榜单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股力量。在缺少资金和资源重重挑战之中,他们以坚韧不拔的心态和无畏拼搏精神,推动着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并日益全球化。例如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他是榜单上的“长青树”。此外,在男性主导的大环境中,一路打拼成就事业高峰的小小女性也逐渐成为公司管理层中的佼佼者,如华为公司孙亚芳、格力集团董明珠以及龙湖集团吴亚军等。
面对全球市场激烈竞争,无论是张瑞敏这样的海尔集团还是柳传志领导联想控股,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人口结构和消费模式。而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也凭借其独特管理理念,将电信网络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国,为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持续进行的地球级别游戏里,每一位选手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而张瑞敏提到的那幅《财富》杂志封面的沉船图片,是一个警示:即使是在成功之后,也不能停滞不前,因为失败往往源于陈旧思维定势带来的错误假设。这也是为什么张瑞敏会强调现金流对健康运营至关重要,以及他会通过倒三角组织结构来解决自主经营体的问题,这些都是为了确保海尔能够保持其作为行业先驱的地位。
而柳传志,则是在创造传奇之余,还有着更大的规划。他计划将联想控股作为整体在香港上市,这将是一家营业额过千亿的大型综合控股公司,其旗下包括IT制造、房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这是一个巨大的棋局,而且柳传志已经开始布局新的业务领域,比如现代农业,这也许就是他下一步棋子的位置之一。
任正非虽然并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但他的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展现了一种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对于制度建设上的思考。他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因为它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让员工拥有更多自主权,同时也让整个团队更加紧密合作。这一点也是其他许多成功企业所追求的一致目标,即通过制度建设提升团队效率和凝聚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郁亮则以万科房地产项目屡次逆境存活下来证明了自己作为优秀领导者的能力。他带领万科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策略,比如产业化方向、大规模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化管理,以及现金流优先策略,以应对房地产行业复杂多变的情况。他的这些做法被视作典范,不仅增强了万科自身实力,也给予了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使得万科成为了房地产行业内的一个标杆性质单位。
最后,我们看到马化腾,她以产品经理身份参与到每一次关键决策中去。她被誉为“互联网业最出色的产品经理”,她的这种特点也是腾讯能否继续保持增长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或许还能看到更多像她这样具有远见卓识又不失实际操作能力的人物崭露头角,他们共同塑造着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