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品充斥的时代,恰同学少年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中国硅谷的一代传奇。他们相信开放与分享的力量,拥有共同的商业信仰和价值观,就像是一把钥匙,将打开世界互联网的大门。在这浩瀚无垠的网络海洋中,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港湾——斯坦福大学。

1997年,一位28岁的武汉青年陈一舟来到斯坦福攻读机电工程硕士与MBA学位,在这里,他遇见了未来的伙伴周云帆、杨宁。14年后,他们带领人人公司在纽交所上市。这不仅仅是一个成功故事,更是对梦想不懈追求的一个见证。

2001年,一位27岁的杨浩涌经历了美国经济两次寒潮,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在硅谷一家小公司谋得工程师职位。一年后,他和耶鲁大学同学周杰一起去了Google公司。而同一年,31岁的董路放弃高盛公司职位,决定去美国读书。他如愿成为斯坦福大学学生,并在那里认识了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当他创业男士衬衫定制网站时,即便征求贝索斯意见,也获得了赞赏和建议。

除了这些知名人物,还有许多其他人,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比如沈思,这个女孩她的偶像是苹果乔布斯,她给自己的创业项目起名为木瓜;汪华成,是一家电信服务公司的小有成就创始人,他之后成为创新工场投资合伙人指导别人的创业;熊尚文主动结束外企工作生涯,抱着创业之心去“进修”于斯坦福大学;陈欧卖掉游戏公司回校园,与戴雨森相遇,现在是化妆品B2C网站聚美优品的创始人...

从80年代到今天,被新技术、网络撩拨心弦的中国年轻人不断到美国寻找新世界入口。他们接受广泛超越纯粹知识层面的教育,又带着“我要改变世界”的抱负回国创业。在被称作世界互联网中心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资源,那就是科技创新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心态,以及一个能够将全球最先进思想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脉网络。

这些硅谷帮中的每一个人都谈到了氛围对日后的自己产生精神鼓舞,并形成一种意识:毕业并不一定要去大公司工作,而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有人走出校园,用科技改变生活,用勇气面对挑战,用智慧解决问题。

20多岁少年,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英雄,只要你努力,没有谁是真Loser。你会写下属于自己的励志故事,就像那些曾经留日士官生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一样,让你的名字永远刻印在人类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