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歆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学校都在倡导劳动光荣,每个小朋友回家之后都要帮助爸爸妈妈们做家务。可是小花平时被爷爷奶奶娇生惯养,自己单独吃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劳动做家务了。因此,小花的妈妈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奏效,而且还常常引起小花的反抗。每次反抗妈妈都不妥协,小花的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指责妈妈。爷爷奶奶认为小花年纪小就不要让她劳动做家务之类,就算劳动能够收获什么呢?“你们的教育观念已经落后了,现在是科学育儿,有些道理就是要在生活中实践才可以明白的”小花妈妈气呼呼的说着,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是否让孩子劳动,这也是爸妈和爷爷奶奶之间争论的话题,而这个话题在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会出现。劳动是从古至今的美德,不仅可以让我们收获丰盛的果实,而且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其实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佳具有责任心,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于粮食的珍惜之感。

一、让孩子学会并爱上劳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社会的经济日渐发达,生活在这个繁荣社会的孩子基本上都不用上山劳作了,因此家长们也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其实让孩子们适量的进行劳动,可以起到增强孩子独立性的作用。

1. 爱上劳动,就是爱上生活

劳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劳动的生活是索然无趣的,自然也是没有“力量”的。而劳动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劳动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一旦你的孩子爱上了劳动,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变成生活的热爱者和尊崇者。

2. 爱上劳动,可以让孩子变得更独立

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给自己塑造出一个坚韧的性格,而坚韧的性格又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懂事的年纪变得独立,独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劳动的过程中日月积累形成的。

3. 劳动可以让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得更强

每次看到孩子们乱扔的衣服、鞋子,又或者是看到孩子们凌乱的床单和房间,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得更强。想让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得更加强,就要让孩子从劳动开始,让他们学会劳动并且热爱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家长们就会看到孩子的改变了。

二、经常参与劳动,孩子更容易理解他人,未来责任感更强

也许有些家长认为区区的劳动对于孩子们起不了任何的作用,相反的还会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培养出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们的目标了,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是家长的目标。因此,劳动是必不可少的。

1、经常参加劳动,孩子变得更有责任心。

劳动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实当孩子们实行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它的威力所在了。经常参与不论是学校里安排的还是家里长辈安排的劳动都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赋有责任心,因为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会就会体会到自己单独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的骄傲。

2、经常参加劳动,孩子变得更理解父母。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理解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在劳动时培养的。虽说除了劳动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方式都可以让孩子体会并且理解父母,但劳动是让孩子理解父母最直接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父母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是这么照顾他的,他安逸的生活都是父母通过劳动来换取的。

3、经常参加劳动,孩子变得更喜欢交流。

劳动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经常需要和父母或者老师、同学交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又一起配合,那么孩子们不仅仅体会到劳动的所带来的快乐,更加能够体会到劳动中和大家交流所带来的责任感。所以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交流,也更懂得体会他人。

三、热爱劳动的孩子,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爱

我们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广场上,只要看到别人的小孩可爱、懂事,都会忍不住去夸赞一句,其实每个家长都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眼中懂事的乖宝宝。只要从小让孩子培养成好的习惯,从小就开始慢慢劳动。

1、热爱劳动,让他人更加容易接受你的孩子。

劳动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孩子在劳动的时候不仅挥洒了汗水,也收获了硕果,而这个硕果不仅仅是孩子劳动之后的成果,而是得到了家人或者他人的赞许。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因此热爱劳动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和认可。

2、热爱劳动,让孩子更可爱。

劳动人民最光荣”这是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这是千百万人通过实践得来的真理。让自己的孩子热爱劳动,不仅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可爱,而这个可爱不仅局限于外表,而是发自内心的可爱。

3、热爱劳动,让孩子获得他人的认可。

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很容易受到创伤的,所以我们要经常认可孩子、鼓励孩子。当然这种认可和鼓励不是空口无凭,而是应该从劳动中去发现孩子可爱的一面,并且认可他。得到了认可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充满积极的心态,也就更加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

四、父母如何让孩子爱上劳动?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热爱劳动,就算去劳动也是家长们劝说了很久,或者是学校里面布置的任务。平时孩子根本不会自己主动去劳动,其实这并不能怪孩子,家长应该耐心的去说服并且加以引导。

1.经常讲述劳动带来的益处。

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劳动,因此不愿意去劳动。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耐心的去讲述劳动给我们生活、身体带来的好处。在引导的时候不能够过于生硬的话去说,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去引导。引导不是一次两次,应该经常引导并且给孩子灌输这个思想。

2. 鼓励孩子劳动,并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劳动,家长不能只用嘴巴去教孩子,应该和孩子一起劳动,在整个劳动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边劳动一边讲述劳动的乐趣。

3. 适当的表扬孩子。

孩子是需要经常表扬和鼓励的,如果孩子不喜欢劳动,那么家长首先不要强迫。而是应该先安慰孩子,并且表扬他。比如可以说:“宝贝,你今天作业完成的真不错,这说明你是一个聪明的宝宝,妈妈相信你在劳动中同样也可以表现很棒!”

劳动其实和学习是分不开的,课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知识,而劳动则可以让孩子学习到真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是这个社会要求的,也才能够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为孩子的家长是不是一昧只让孩子读书而忽略了劳动呢?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小歆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儿师,每天分享育儿相关知识。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