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甘霖。
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巴拉巴西教授做过一项研究,名校对人的收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没影响。
大量的统计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足够高,已经达到了哈佛的要求,只是因为课外活动成绩不行,而没被哈佛录取,平均而言,他毕业10年之后的收入水平,与同样入学成绩的哈佛毕业生一样!
如果学历、名校对以后的人生并没有很大影响,那么导致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什么呢?
曾遇到一位学员,博士毕业,5年里在4家公司工作过,但在每家公司的经历都相似,一开始很受重用,但总是在过不了多久就失去器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他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处处受到压制。
有意思的是,他服务于最后一家公司,我恰好与该公司董事长交流。我问起他的情况,一听到他的名字,这位董事长就连连摇头:“当初之所以看好他,是因为觉得他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可以成为某些事物。但很快就发现,他解决问题能力差。比如对于有挑战性的事情,有明显畏难情绪,再比如在做事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他反应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抱怨环境、指责别人。最后只能请他离开。”
这位董事长说:“很可惜,他虽然有博士知识,却不具备博士能力。他没有明白最简单的一件事:企业请他来,不是听他来抱怨的,没有任何企业需要‘职场怨妇’;而需要真正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的人。”
与此同时,一位高职毕业的小业务员,从无所不知地被提拔为管理者。在她刚到公司时,她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一笔四十多万元债务。当时同事们劝她不要管,因为这笔债务跟她没有关系。但她觉得既然接替了上任位置,这笔欠款,她无论如何都要追回。
经过四十多天坚持堵门,她终于拿到了货物。这次她雇了一辆车直接开到经销商仓库,将所有未销售完毕空调搬上了车。她这个普通业务员硬吃下了谁也不敢吃、谁也吃不过去“硬骨头”,这是该公司历史上从未有人办到的,也让领导层注意了这个普通业务员。后来,她担任格力的管理者,再后来成为了格力集团董事长,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那个博士起点更高,为何两个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关键在于自觉性。一位自觉型员工会主动找到方案并执行,而抱怨和指责则会阻碍他们前进。那位自觉型小业务员主动承担责任,为自己开辟出快速发展路径。而优秀经理人必定是一个自我管理武装、既负责又高效的大师,他们也是让自己职业道路更快更好更强必要条件。
那么成为自觉型员工应该怎么做呢?应当做好动机目标角色执行效率及风险七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在获得第一个机会之前,不妨先主动表现给别人看看。在工作中,最简单方法就是从“四个凡是”下手:
凡与公司或部门战略需求挂钩的地方,都要主动找事做。
凡能改善工作效率的地方,都要主动找事做。
凡提升自身能力的地方,都要主动找事做。
凡体现团队合作的地方,都要主動找事做。
成功第一条法则,就是把梦想变为目标。只有将梦想变为具体目标,你才能知道努力方向,以及努力意义。而且,无论大小目标,无论短期还是长远目标,都需设定完成时间表。大到“4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小至“每月读4本书”,都是如此。你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把自己关在沙滩上的梦想里,而非刻印岩石上的目标里。当你愿意付出一切以达成你的量化目标,你将激发出潜能,如乔丹所言,“赢得更多机会”。
作为一个团队成员,要尽本分——既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任务。不仅应着眼于完成任务,更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它们。马云曾说,“三流点子加一流执行胜过一流点子加三流执行”。因此,在面对任务时,不仅应着手行动,还需深思熟虑,以确保其成功实施。此外,对于超出岗位范围的事项,要学会识别边界,不轻易介入,同时准备补充不足之处,以展现自己的价值。此等策略使得身为团队成员的人类变得不可或缺,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改变命运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