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甘霖。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巴拉巴西教授做过一项研究,名校对人的收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答案是:没影响。
大量的统计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足够高,已经达到了哈佛的要求,只是因为课外活动成绩不行,而没被哈佛录取,平均而言,他毕业10年之后的收入水平,与同样入学成绩的哈佛毕业生,是一样的!如果学历、名校对以后的人生并没有很大影响,那么导致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什么呢?
曾遇到一位学员,博士毕业,但在5年里在4家公司工作过,每次都失去器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他愤愤不平,说自己怀才不遇。但他服务最后一家的公司是我客户。在与董事长交流时,我问起他的情况,一听就摇头:“当初看好他,是因为专业知识背景。但很快发现,他解决问题能力差,有明显畏难情绪,不仅抱怨环境指责别人,也未能积极想办法解决最后只能请他离开。”
这位董事长说:“很可惜,他虽然有博士知识,却不具备博士能力。他没有明白最简单道理:企业请他来,不是听他来抱怨,而是需要真正解决各种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一位高职小业务员从什么都不懂开始,被提拔为管理者。
作为连空调是什么也不懂也从未做过业务的小业务员,她刚到公司,就遇到一个大问题:前任留下四十多万元债务。她不会放弃,要追回债务。对方软硬不吃,她天天堵门口,最终拿到了货物。当她雇车直接开到经销商仓库,将所有未销售完空调搬上车,这在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也让领导层注意了这个普通业务员。
董明珠后来成为格力集团董事长,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那位博士起点更高,为何两个人差距越来越大?关键原因——自觉。
那位博士抱怨、指责自怜自艾,而董明珠主动找出方案执行。这就是为什么优秀员工必需“自觉型”,兼具负责、高效两大优点。而“自觉型”与普通员工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会随波逐流,对自己负责,用积极主动态度改变环境提升自己,并愿意走出舒适区付出更多努力。
任何优秀自觉型员工,都非始终如此。学习管理,无论环境或条件,都能将每个阶段变成迅速成长机会。要成为自觉型,要做好动机、目标、角色、执行效率和人际关系七个方面管理。
管理好动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成功是一扇打开门,你之所以失败,因为你把自己关在里面。
管理好目标,将梦想转化为具体确定目标。
管理好角色,不缺位也不越位,只能补位。
管理好执行,不仅要做事,更要让事成事。
时间限制,没有期限等于没有目标。大目标、小目标都应设定完成时间表。
人际关系,不但保持良好的沟通,还必须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立场和需求。
风险管理,即使面临风险也能够冷静分析处理,以避免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经济领域,都存在着这些相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例子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