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被辞退,高职小业务员被提拔;哲理与励志相遇之处,决定命运的分水岭。文/吴甘霖。
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巴拉巴西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名校对人的收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答案是:没影响。大量统计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足够高,只因为课外活动成绩不行,而没被哈佛录取,他毕业10年后的收入水平,与同样入学成绩的哈佛毕业生一样!
如果学历、名校对以后的人生并没有很大影响,那么导致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什么呢?
曾经遇到一位学员,博士毕业,但在5年里,在4家公司工作过,却总是在每家公司中失去器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他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处处受到压制。
有意思的是,他服务的最后一家公司恰好是我客户。在与公司董事长的交流过程中,我问起这位博士的情况。一听到他的名字,这位董事长就连连摇头:“当初之所以看好他,是因为觉得他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但很快就发现,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
这位董事长说:“很可惜,他虽然有博士的知识,却不具备博士的能力。他没有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企业请他来,不是听他来抱怨,而是需要真正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的人。”
与这位博士相反,一位高职毕业的小业务员却从什么都不懂,被一路提拔,从变身公司管理者开始。作为一个连空调是什么东西都不懂,也从未做过业务的小业务员,她刚到公司,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上任业务员留下了一笔四十多万元债务。
当时同事们都劝她不要管,但她觉得既然接替了上任位置,这笔欠款,她无论如何都要追回。她天天堵在对方门口,那位老总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对方终于同意让她去拿货抵账。但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又消失了。她找到对方手下的员工,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拿到了货物。
这个普通的小业务员硬是不屈不挠地啃下了这个谁也不敢啃、谁也啃不过的一个“硬骨头”,这在历史上从未有人做过,也让领导层关注了这个普通小业务员。这就是格力的董明珠,她后来成了格力的管理者,再后来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些企业家的之一。
那个博士和董明珠之间差距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自觉性。当那位抱怨的时候,像董明珠这样的自觉型人才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并且执行着。而那个抱怨指责别人的时候,他们早已主动承担责任,为自己开辟出快速发展路径。
最优秀的人必定是那些既能自我管理,又能兼顾责任和效率,“自觉型”人才,他们既是任何组织所需,又是个人发展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他们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一心负责,让生活更精彩,更有效率,不怕付出更多努力超越常人。
成为这样的人不是天生的,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你现在所处的地步。你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动机,将梦想转化为具体目标,将目标量化,加时间限制,使它们变得可达成。此外,还要正确理解角色,不缺席也不越界,更重要的是补充不足的地方,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改变环境提升自己。不断提升效率,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风险,即使面临困难也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