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离去:滨北农场往事之二十九无机肥无人机
记得那年夏,父母带我来到滨北农场,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时,我还小,不懂世间万物,但我记得,那里有一个四川人张大伯,他能喝酒,会吹牛,还开粪罐车。他的工作是神圣而重要,他负责处理农场的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就会听见远处传来的轰隆隆声,那是张大伯在使用他的粪罐车抽取化粪池中的大粪。这辆解放牌粪罐车配备了黑色的皮管子和水泵,由汽发动机驱动,每次抽糞时都会吸引一群孩子围观,他们成了张大伯工作中的小粉丝。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起了一些关于农业的事情,比如无人机施肥,无人机撒药,无人机施无机肥。我意识到人类在追求进步和效率上的贪婪,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失去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东西——真正新鲜、可口且环保的地产品物。
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他曾经跟村里的几个本家兄弟一起贩卖姜,在江苏新沂地区进行交易。在那个时代,他们必须采取潜规则,上下都要顾及政策与实际操作之间微妙的差距。他们在黑夜中行走,吃煎饼卷葱,用生姜包裹,再从地里拔出几棵葱,一边吃一边继续赶路。这样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依然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他们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回忆这些往事,让我感慨万千。现在的人们住在舒适的小楼里,从不需要亲手制作有机肥料,也不再体验那种辛苦却充满成就感的情景。但这种生活方式是否真的值得追求呢?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以确保我们的未来能够更加绿色、健康且可持续。
最后,我想提醒自己和大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一切,最好不要忘记那些简单而真实的事物。而对于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们,如同那位四川人的张大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分享他们留下的故事来纪念他们,即使他们已不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