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岭南时光里,她以一名新闻编辑的身份,默默地在报社新闻部工作。尽管频繁通话,但直到那年夏天的一次外地开会,我们才有机会面对面相见。那天,为避免误认,我描述了身穿红色T恤、戴着棒球帽的人,而她则提到了肩背旅行包、戴大眼镜的人。不言而喻,我们各自都能轻易辨认出对方。

岭背上的行李看似不轻,体态微微前倾走来。她瓜子脸小鼻小眼,小嘴,配上一副大眼镜,一笑间显得既秀气又充满魄力。

我好奇地问她旅行包里的沉甸甸东西,她回答除了书籍,就是跑步用的装备。“你跑步?”我好奇道。她微笑回应:“身体不好,需要跑步。”

她的胳膊腿儿结实,不似身体不好的样子。我追问:“你哪儿不好?”但她没有具体说明,只说每日晨跑五千米,即使汗流浃背后,还要冲个热水澡,用以驱散烦恼,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和饱满。她的建议让我也试试,也许能够减轻压力。

第二天早晨五点半,我门铃响起,是岭来了。她全副武装,一副运动服和专业的跑鞋,就像准备好了去完成任务一样。

我们一起出发,一开始我的脚步跟得上,但很快就跟不上了。岭的步伐均匀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重复一种美妙旋律。而我,则逐渐陷入小碎步,最终几乎变成了漫无目的的散步。但是,为了让她不会感到孤单,我还是尝试跟上。不过最终,那份原本应该是激情与力量交织的奔跑,却沦落为平淡无奇的一场散步。我告诉她,如果不是天天坚持,这种短暂的小憩其实并不难。但对于那些坚持了一整天奔波的人来说,那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她的回答让我深刻理解了她的坚持:因为有一段艰辛历练过后的生命,在失去了生育之路之后,她决定用这份经历赋予自己新的意义——成为一个医生的妻子,用自己的爱心抚慰那些需要帮助的小生命。在那个痛苦与遗憾交织的情境中,她找到了释放悲伤的手段——每一次清晨的奔跑,就像是在泪水中寻找解脱,从未曾停止过的心灵疗愈。

如同那年的春风化雨一般,不知疲倦地吹拂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当夜幕降临,将一切尘埃掩埋后,当最后一缕阳光从窗户边缘溜走时,那些被遗忘的声音,又将重新浮现于空中的云端之上。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这便是我们的友谊,这亦是我俩之间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