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分享万达国际化之旅,强调偶像力量的社会影响

在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荣幸地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阐述了其关于万达国际化的见解。由于时间有限,他首先进行了一个简短演讲,并留出了余下的时间供听众提问。他所谈论的话题是《万达国际化》,并从四个方面展开:

国际化的理由

一是企业规模扩张。在一些产业中,要想做大,就必须进行跨国投资,尤其是在娱乐和体育行业,这些领域国外市场比中国更为发达。这是万达选择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二成为全球性企业。2015年,有一篇辞职信在中国火遍网络,一位教师表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借用这句话来形容万达,“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这是对我们企业文化核心“老实做人,精明做事”和后来的“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延伸。

企业文化与目标

我们曾经提倡的是诚信经营和精明管理,同时也提倡共同创造财富,同时对社会有贡献。2004年,我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提升,并提出“国际万达,百年企业”,但直到2012年,我们才真正开始实施这一战略。

万达故事与标识

当初我们起名为西岗开发公司,但随着股份制改革,我们决定改名。当时通过征名活动选出十几项方案,最终采用现在的名字及标识。这体现出我们的志向:走向世界。

规避风险与战略规划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减少经营风险。全球经济虽然可能会有调整,但全世界同时出现大的经济危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而且,由于中国政府鼓励国内外资源配置利用全球市场,从规避风险角度出发,也应该走向全球化道路。

国际化战略

a、并购主导策略:以并购为主,以投资辅助,因为许多主要市场领域已经被先进入者瓜分,只能通过并购获得机会。

b、相互关联:购买那些与当前业务相关联或具有移植价值的事业,使之能够迅速发展。

c、本土人才:使用本土人才,如在美国AMC并购后,与原管理层保持合作,让他们继续管理,以确保业务稳定发展。

本土人才应用案例:

在美国WTC(铁人三项)并购后,我们很快将铁人三项比赛引入厦门和合肥,为此运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健康时代,全民跑步时代,每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运动项目,而中国则拥有极大的潜力。

万田进展:

从2012年至今,在全球十多个国家进行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美洲投入100亿美元。我承诺十年内至少投入100亿美元,这一承诺已于2015年兑现。此外,在英国也有12亿英镑的大型项目正在洽谈中。

结语:

我认为没有失败就意味着离失败越近,因此即使目前进展顺利,也不排除未来可能遇到挑战。但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实现我们的愿景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