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分享万达国际化之路,中国奋斗精神的社会展现

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荣幸地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阐述了其对万达国际化的见解。由于时间有限,他首先进行了简短的演讲,并留出了余下的时间供听众提问。他主题为《万达国际化》的演讲中总结了四个关键点:

国际化理由

首先是做大企业规模。在某些产业中,要想实现规模效应,就必须进行跨国投资,尤其是在娱乐和体育行业,这些领域海外市场比国内更发达。这是推动万达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企业。王健林引用了一位教师辞职信中的名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用这句话来表述自己的愿景,即“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这是一个强调探索与成长的故事。

企业文化核心

万达从成立初期就坚持“老实做人,精明做事”的企业文化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很多商业活动充斥着骗子和不诚信行为。我们坚守诚信,同时也要精明高效,以确保我们的生意能持续发展。

随着公司财富积累和影响力的增强,我们将企业文化核心调整为“共创财富,公益社会”,鼓励大家共同创造价值,同时对社会作出贡献。

国际战略

我们通过并购作为主要策略来开展全球业务。因为许多主流市场已经被早期进入者占据,我们只能选择购买已有的资产或品牌来快速扩张。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只买贵且没有价值,而是要寻找与当前业务相关联且有潜力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项目。

本土人才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运营时,我们特别重视利用本土人才。此举体现在2015年并购美国AMC电影公司时,与美国政府沟通取得成功,因为我们证明了我们的计划不会改变AMC品牌或管理团队,而是引入新的活力以促进增长。

国际化进展

从2012年至今,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完成超过150亿美元级别的大型投资,其中包括100亿美元在美国单一国家。此举使我成为了受欢迎的人物,并承诺未来继续保持这一水平。我相信,无论何时,一切都未变,但同时一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正反映出我们不断适应环境、创新发展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