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信义玻璃的创始人之星,能否成为曹德旺的最强对手?靠一块玻璃年入147亿,让他成为了90后青年楷模人物。文/清如

【人物名片】李贤义,是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以15岁辍学开始,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畏创新的人生态度,建立了一个市值百亿的“玻璃王国”。

一、从拖拉机到玻璃帝国

李贤义出生于福建泉州,由于家境贫寒,他在15岁时便辍学打工。他先是在当地开拖拉机,再自己创业,在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担任运送货物。

1982年,他来到香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并将一家小汽配维修店发展成汽车综合服务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至中国大陆,李贤义看到了深圳这个城市作为创业沃土的潜力,因此决定转型进入汽车玻璃行业。

经过两年的筹备,在1988年,信義集团诞生。在初期阶段,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限制,李贤义身兼多职,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以确保企业顺利发展。

二、技术与市场拓展

面对初期的小规模生产和有限的人才资源,李贤义采取了积极应对策略。他不仅广纳人才并悉心培养,还派员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2005年,他成功研发了一台自主设计的地方化设备,这对于公司快速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通过户外广告吸引客户,并通过传真接单向国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

三、逆袭与胜利

然而,当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对中国14家汽车玻璃厂商进行立案调查时,即使面临巨大的挑战,但 李 贤 义 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制作详细数据报表,与调查问卷配合,最终在2001年12月获得反倾销胜诉。这是他打赢的一场重要战斗,也是他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之一。

随后,加拿大也立案调查,而再次获得胜诉。这些经历加深了他的决心,使得信義集团更具国际竞争力,更让他的名字响彻全球市场。当2017年的营业额高达147.28亿港元时,没有人怀疑这背后的努力与智慧所铸就的事实已经足够证明其传奇性。而且,从一个寒门子弟到百亿富翁,从小制造单位到世界第三大“玻璃帝国”,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也是90后青年楷模人物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