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是“杀猪,把猪杀好”。
让肉联厂转亏为盈
从部队退伍后,万隆进入年年亏损的漯河肉联厂,“资产不过468万,亏损却有580万。”上世纪80年代初,猪肉价格上涨,老厂长马上储备1500吨猪肉,准备春节卖个高价。然而,万隆却认为,“如果不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厂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猪肉抛售,一共赚了50万元。这场小动作成就了他在行业中的第一份荣誉。
此后,他从一个办事员开始节节高升,最终成为新的厂长。当时的漯河关系户众多,而旧有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效率低下。万隆决定进行改革,并实施“三打破”策略:首先打破工资结构,让劳动更加公平;其次打破铁饭碗,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开除;最后打破铁交椅,用成绩来评判每位员工。在他的领导下,不久之后,这家曾经年的亏损企业竟然转亏为盈,并实现了10万元的利润。
接着,他瞄准中苏关系正常化时机,大胆投资分割屠宰车间,与前苏联出口1000吨猪肉,全年达到5萬吨。五年后的努力换来了1600万元的积蓄,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汇火腿肠的逆袭
1992年,当苏联解体导致市场关闭和许多竞争对手倒闭之际,一些公司陷入困境。然而,在这种风雨中,有人看到了机会——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他发现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中占据30%-50%以上,而中国仅不足1%,市场潜力巨大。他决定投身于火腿肠生产项目之中,从国外引进10条生产线,并建立亚洲最大的一站式工业园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1992年2月,他推出了第一批“双汇”牌火腿肠。不过,他们面临着洛阳春都火腿肠等现有品牌强劲竞争。但随着时间推移,当其他品牌因多元化扩张而失去焦点时,是时候迎接挑战的时候已经到来。通过精心制作土猪冷鲜肉、采用中温杀菌保留原味并且90%以上都是真正的牛排,以及邀请明星代言人的策略,使得品牌知名度迅速攀升。一年的时间内,便成功地成为市场领头羊,其营收突破20亿美元。而在1998年的12月底,它们成功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风波过后东山再起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壮大的尝试,在冷冻产品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之后,万隆又将目光投向冷鲜产品市场。在这里,他实施了一套全面的冷链系统,从生产到销售,每一步都确保质量与安全性。此举极大提升了整个行业标准,同时也帮助双汇稳固其地位直至今天。在2003年末,该公司屠宰量达到了5000萬头,还以超过100亿美元收入结束这一年度。而2016年的数据显示,该公司总收入超越518亿美元,即便面对各种挑战,其中包括一次严重食品安全事件,也未能阻止它继续成长和创新。
尽管如此,在过去的一生里,无论是在处理危机还是决策重大变革方面,都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人格魅力——这是他唯一忠实追求的事业:“我只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一个屠夫。我什么事儿都不干,就干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