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同学35周年聚会的尾声,我发出了一条微博:“以后,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要缺席。”正月初三,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们如约而至。女生虽年华未改,每个人都像一幅清丽脱俗的画作;男生则显得更加稳重和坚实,仿佛是不可动摇的情感支柱。
同学间从不相隔太远,这时,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调侃年轻时的疯狂,也能大胆地抱怨多年的疏离。即便有些陌生,但随着点燃烟草话题自然开启,从两个鬓角如雪的大男人唠叨到女孩搂抱转圈,都显得那么自然和亲切。
我曾被两位男同学欺负,但他们对我的关注让我感动,那是一份虽然简单但充满温情的回忆!王同学特意从马来西亚飞来,我们费尽心机联系他,他进群后说想念我们。但见面时他失忆了,这并不重要,因为聊天喝酒让所有的人事渐渐浮现。
物理老师风趣洒脱,数学老师记住许多名字,身体有恙但仍来的老朋友们也都来了。那些无法出席但在朋友圈刷屏识别熟悉面孔追寻旧日时光的人,在我心中永远与聚会同步。
同窗之情纯净而真挚,即使当年有过喜欢,现在相遇只是一种遥望,无需复杂。这次聚会,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一饮而尽的祝福与泪水交织。我相信,即使60岁、70岁甚至80岁,我们依然能保持这份友情,将它留存于心间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