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小年的最后一夜,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时间。看来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年一度的同学相聚。我虽上学时间有限,但有几个小学至初中时期的好友,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平时各忙各业,只有在正月时,我们才能相聚一次,这已成为习惯。
记得我们曾约定每年正月初七去母校拜年给班主任袁老师,那个日子成了我们的团结之日。但当他因病去世后,我们决定将聚会地点固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他们勤劳且是我们同班同学,故我被称为他们媒人之一。
十几年来,每年的正月初七前,我们都在学智永玲家见面。那次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初六,当天来的朋友多了,其中包括20多年未见的小凤,以及远赴新疆工作多年的艳萍,她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艳萍自小与我交往,她毕业后去了新疆,但始终心向家乡。
其他同学如秀华、巧丽也跟着外出打工,如今她们分别在东莞和东江安家。她们选择留下丈夫和孩子,在外工作,因为喜欢上班而不是做家务秀华笑道:“因为我不喜欢做家务事,我更喜欢上班,我老公比我有耐心,所以还是让他当家庭主男吧。”巧丽则解释自己选择留职于外,是因为她更愿意上班,而不是承担家庭责任。
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发现女生参与度越来越高,三五好友聚首,更显热闹。一场温馨又琐碎的聊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难得的人际交流。在未来,当我们老了,如果还能团聚聊天,便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