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城市的小宾馆,他坐在房间里,眉眼低垂,双手紧握,透出一贯的镇静。仿佛一把破旧的弓,稍微再加一分力,弦就会断掉。他已经57岁了。看上去甚至更老些。虽然头发剃得很短,指甲整洁,衣服旧却干干净净,但他一向摆脱不了那个可恶的称谓:犯。一桶脏水兜头泼下,连心灵都被污黑了。
35年前,他依然青春葱郁的青年,在一家国营商店卖布,常常将上好的各色丝绸哗啦啦展开,量好剪开,那绵软溜滑的水样丝绸,将他的一双手和一颗心,都滋润得舒美皎白。他也会买一些时兴的丝绸带回家,小儿摇摇摆摆地跑来,将热乎乎气吐在他的脖子里,他们就一起咯咯大笑。
妻子含笑端菜上来,一切是他喜欢吃的一道菜肴香气四溢正好喝上二两花雕。他以为这样的幸福会天长地久,让他一直骄傲。但人生转瞬即变。他无缘无故地被邻居夫妇指认为犯,说他趁家中无人,“欺负”了他们13岁的小侄女。那小女孩儿,他只在楼梯口见过一次蹦蹦跳跳喊着叔叔好,还从口袋里摸出糖给她,她天真地笑着说谢谢叔叔!
只过了一天,这位“给糖”的叔叔就成为犯。大晚上的,当局的人拿着证据和物证,把他的清白与罪名交织成不可解之谜。当年的那张不曾扔掉的糖纸,就是最关键的情证。而那位小女孩,也成了案件中的重要人证。她亲口指认的大声哭泣,是情感共鸣最深刻的声音。
但后来,那个清白无需证明的地方,不仅是法律面前的辩护,更是情感层面的抚慰。在某个电视台纪实栏目寻求线索五年后,他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女孩儿。那时,她已是一位48岁的老妇人,却仍旧坚持自己的记忆,没有任何妥协。她激动愤怒羞辱,而他则跪倒在地,用尽最后一点力量诉说自己清白的事实。
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得到释放,因为她不信任任何人的话语,只能相信自己的记忆。而这份坚持,与对过去痛苦经历的心灵困顿,使得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复杂和悲凉。尽管如此,在朋友们陪伴下,他继续前行,因为有家的温暖等待,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你们永远是我生命中宝贵的人,我一定要找到回到你们身边的时候。这就是他的愿望——为了那些爱过、疼过、守候他的每一个人,即使没有清白,也要有勇气活下去,为那些能够理解你、支持你的每个人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