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特殊的美,叫做“情感”。它是由两颗心跳起的旋律,是由一份深沉的情意所编织成的歌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特别的小故事,它发生在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地方——我的童年。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但我没有多少归属感。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假时,父亲和母亲都会把我送到亲戚家去,他们要忙着挣钱养家,而放了假的我,就会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分散他们很多精力。我几乎住进了所有亲戚家的门口,但是尽管血缘关系紧密,那些地方却不是真正属于我的家。
有一次,我因为喉咙发炎,在亲戚家的金嗓子喉宝上吐了,这让亲戚不高兴,因为那是一颗昂贵的一块钱。我还记得,当时他们说的话,以及那种微妙的眼神交流,让我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害怕。虽然年龄小,但我隐约懂得大人们的心思,也明白自己并不懂得寄人篱下的规矩。
这些经历让我不愿去亲戚家,也不愿意长大后再去。然而,并非对亲戚有怨言,只是我需要找到归属感,找到当主人的感觉。在姥姥外爷家的院子里,我似乎找到了这样的感觉,那里的领地意识强烈,即使是个外来户也能得到尊重。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孩子间打闹的事情,不必过于介意。而实际上,这背后往往有大人唆使和起哄,有的大人会跟自家的孩子说:“你揍他,看能揍过他不?”这里面的“他”,自然指的是我。
我的童年就这样慢慢被塑造起来,一边是在村庄里遭受欺负,一边是在家庭中寻找安全感。在那个年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地方,农村人朴实无华与辛勤劳作精神渗透在每一片麦草和稻草垛中,那种清新的味道至今仍然鲜活如初。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事那些物那些人的影像,都像画卷一样展开,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温暖。这就是我们人类情感美文中的小宇宙,小宇宙之内,又包含着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