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聪Bukn
1、速记
例如,快速而准确地记住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规律和栖息地;需要注意的天气变化预报;办一件事的手续流程,比如采集植物或动物标本的许可证件;去一个地方要怎么走等。快速而准确地记住这些信息。
2、快速识人
在野外探险、科学考察等场合,用非常短的时间里记住参与者的名字和相貌的对应关系,并记住他们从事领域,生活背景等信息。
3、长久记人
能够长久地记住甚至只见了一面的人,这些人的行为模式和特点对于理解自然现象至关重要。
4、识路
能够准确辨认方向,记住经过的地方,由导师引领去一个新环境一次,下次就能自己去了。这个能力尤其重要在未开发地区或者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
5、周全推进极为重要
需要预知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野外旅行时如何处理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替队友考虑那些虽然应该是他负责,但他可能自己设想不到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任务就成不了,或变得很麻烦,即使不是你自己的责任,但任务却失败了。另外,要对任务的走向有清醒的判断,比如同伴说“我明白了”,但你自己要清楚自己是不是已经确定对方明白了,不明白就该去确认,再比如同伴说“我6点到。”你可能应该提醒:“注意天气会影响交通。”该麻烦一点,笨一点的事情,就要去做,不可以有侥幸心理,如谈完计划后离开工作地点,但想起忘交待的小细节,就应该回去交待清楚。这也体现在与其他成员沟通上,该打电话确认的事不要通过短信来解决,“细节决定成败”。
6、习惯性警惕及安全常识
习惯性地警惕各种可能发生危险,如被风吹落树枝、高处掉下的物体等。在户外活动时习惯性地检查紧急逃生路径,并在心中勾勒应对方案知道不同类型火灾使用不同的灭火器(干粉、二氧化碳、高效阻燃水系),并随身携带哨子和绳子,有备无患。
7、良好表达
吐字清晰、中肯论述,无废话,让听众容易理解你的观点。此法则适用于任何交流场合,从简单叙述到复杂讨论都需如此,以便于他人跟进并提供帮助或支持。
8、一会听,一会说
从说话者的话语中获取价值,同时保持良好的互动方式,与团队成员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在户外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指导老师的话,同时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9、三控制谈话
结合上述两条,在野外探险或者科研活动中,可以控制谈话内容,使之向所有人的利益发展,即使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也能将讨论引导至更加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方向。此方法促进团队合作,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10、大局观
能够让多项任务同时进行,不仅提升效率,还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探索过程中,如果单独完成某项实验,而忽略其他关键因素,那么整个项目将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具备跨领域综合协调的大局观,以保证项目顺利开展。